『都市芸研』第一輯/中文提要

Top/『都市芸研』第一輯/中文提要

中文提要

周信芳評價的一側面―從1930年代的資料來談起

藤野 真子

1920年代末周信芳“麒派”藝術有大進步,他雖嗓子帶沙音,做工、說白、以及人物造形等都達到高手的境界。當時多半京戲專家對老生還偏重唱工,但周信芳的演技逐漸壓倒他們。大約1935年以後,《戲劇週報》《戲劇旬刊》等有力的戲劇雜誌上出現讚揚麒派的大量劇評。這樣情況證明在1930年代麒派得到了專家的承認和肯定,解放後高度評價和尊重的基礎在此。

簡介《申曲日報》

三須 祐介

《申曲日報》,是1941年創刊於上海的有關滬劇的刊物。其內容有如下幾個特點;其一,娛樂性很強,比如載有有關滬劇演員偶像化的文章;其二,速報性很高,譬如有〈閃電新聞〉的專欄;其三,溝通性很強,如報刊特邀名演員來回答讀者來信。目前,有關滬劇的研究尚未到達盛行的階段。本文的目的在於通過簡介該刊物的內容和特徵,以此有助於促進滬劇研究的進一步地發展。

地方志工作者與地方史研究―追悼顧炳權先生

佐藤 仁史

已故的顧炳權先生注目竹枝詞作為“民俗資料”的價值。上海地區的竹枝詞的蒐集和研究上取得了扎實的成果。地方志工作者站在‘以詩補志’的立場來看竹枝詞的價值,與此相反,歷史學家需要闡明其創作的時代背景和動機所包含的特點。對清末民初的地方知識份子來說,竹枝詞的創作和竹枝詞等“民俗資料”的蒐集活動與地方社會的整合有密切的關係。士大夫型知識份子將“民俗”看作‘改良’的對象和啟蒙活動的一種工具。於此相反,1920年代以後,受到新文化運動的新式知識份子試圖從“民俗”中尋找社會整合的新價值。筆者認為﹔對於這樣的情況,能夠利用杜讚先生最近所提倡的“本源性”(authenticity)概念來加深理解。

國劇在臺灣的涵義―從國民黨遷臺到六十年代

平林 宣和

國劇一詞的概念歷來有幾種解釋,清末時期泛指中國原有的各種傳統戲曲,在三十年代專指作為中國國粹的京劇藝術,並隨著國民黨遷臺移植到臺灣。國民黨認為是他們繼承了中華文化的正統,國劇被視為其象徵之一,因此在臺灣受到高度重視。六十年代即大陸的文革時期,國民黨為了對抗大陸革命文化,進行了一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,隨之國劇的地位達到高峰。本文對國劇一詞的概念進行初步性的分析,同時闡述從國民黨遷臺後到六十年代時期,國劇在臺灣社會所具有的意義的變遷過程。

關於《西遊記》影卷加格達奇抄本

山下 一夫

本文對《西遊記》影卷加格達奇抄本進行初步的探討。此為一部冀東皮影劇本,內容相當於小說第五十九回至第八十六回,而文字與1956年據鼓詞整理出版的《說唱西遊記》排印本多為一致,可知抄本乃近年據此新編的影卷。筆者推論,解放後影戲舊本《西遊記》失傳,後需復演時,由於鼓詞與影戲韻文相似,容易改編,因此據鼓詞排印本改為影卷,以供演出。

山西皮影戲研究的現狀和懸案

千田 大介

山西孝義皮影戲,歷史悠久,仍保留著明清代中國北方皮影戲之遺風。此文中筆者收集有關山西皮影戲的論文和報告,進行整理和檢討,又在太原和孝義作了初步的實地考察,概述了山西皮影戲研究的現狀和懸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