晩清文學叢鈔/客雲廬小說話

Top/晩清文學叢鈔/客雲廬小說話

客雲廬小說話

邱煒萲

卷一菽園贅談

偶閲紅樓夢有詠*1

斑斑哀怨至今存,日夕瀟湘見淚痕。莫訝芳名僭妃子,湘君何必定王孫。*2

繡到鴛鴦種夙因,撲來蛺蝶見精神。此中倘有傳神手,千古肥環是替人。*3

一刹人間事渺茫,前生幻境認仙鄕。如何儘領芙蓉號,不斷情緣反斷腸!*4

柳條穿織囀黃鶯,結絡餘閒說小名。偏是飛瓊人未識,翻從夢裏喚分明。*5

十種傳奇

國初,金華人李笠翁(漁),工詞曲,所著十種傳奇,一時盛行,聲大而遠。或有議其科諢純是市井氣,不知作者命意,正惟雅俗共賞,使人易於觀聽。有自題詩云:「邇來節義頗荒唐,盡把宣淫罪戲場。思借戲場維節義,繫鈴人授解鈴方。」苦口婆心,昭然若揭。

崔鶯鶯

雙文才貌,今之婦孺皆知,然往往樂道其含垢一事,播之管弦,形爲歌詠,何其誣也。此其故由於元微之《會眞記》推其波,王實甫、關漢卿《西廂記》助其瀾。文人筆孽,莫此爲甚。今按崔鶯鶯碑,卽鄭府君碑,在河南滎陽縣,爲古淇澳地。明成化間,淇水橫溢,土齧碑出。碑爲秦給事?所撰,略言「府君諱恆,字伯常,夫人博陵崔氏,四德咸備,卒年七十六。以大中十二年二月,合祔於先滎之側。女一人,子六」。據此,則世之所以誣雙文者,當可一掃而空之。或云,「碑只氏崔,而不名鶯鶯,碑所稱者,似別爲一人」,則未好辯之過矣。

荆釵記

《荆釵記》玉蓮者,王梅谿先生十朋之女也。孫汝權,宋進士,與梅谿爲同年生,敦尙古誼。史浩主和議,先生劾其誤國八大罪,汝權實慫慂焉。史氏啣恨,遂令門下客作傳奇,謬其事以䌩之。前人之辨有然,幾疑玉蓮與崔鶯同一受誣矣。乃番禺陳曇《鄺齋雜記》引莊相伯言,「湖郡城內,有石牌坊一座,大書湖州協副將孫汝權同妻錢玉蓮建」,則孫又爲武人,而玉蓮其室也。茫茫千古,此案何時?耶?

祝英台

詞曲中有《祝英台近》,牌名亦曰《祝英台》,後人遂附會祝英台爲良家子,僞爲男服,出外遊學,與同硯生梁山伯共枕席者三年,雖心悅之,終以禮自持,能以智自衞,故梁不知其爲女。他日歸,以實吿,且約梁速來家求婚。梁踰期至,父母已許字他姓,梁懊恨成疾死。及婚,路過梁墓,感舊傷情,一慟而絶。或演爲傳奇,或歌爲下里,文皆少異,事實從同。惟不見記載,殊不足徵。有人言:「曾過舒城縣梅心驛,道旁石碣上大書曰『梁山伯祝英台之墓』。近村居民百餘家,半是祝姓。」豈卽當年所營鴛?耶?不可知矣。

長生殿

詠古詩雖以議論見長,然有意求新,亦是一病,昔人論之屢矣。昔有作《長生殿》題者,恆誇「如何夜半無人語,却被鴻都道士知」二語爲獨得之秘,而不知其尖酸已甚也。江右曾賓谷都轉亦有是題,句云:「世緣安得如牛女,萬古今宵會河渚,生生世世比肩人。牛女在天聞此語,可憐私語人不知,臨邛道士爲傳之。」如此措辭,何等含蓄?

詩人之言,率多不檢,興會所至,應手卽書,足爲典要。袁簡齋先生詠馬嵬詩有云:「石壕村裏夫妻別,淚比長生殿上多。」其實妃子並不死於長生殿也。當日曾有訾之者,先生答以「白香山作《長恨歌》,亦有《峨眉山下少人行》之句,其實明皇幸蜀,並不到峨眉也,而香山在當時則竟用之」。難者語塞。大約此等詩盡在興趣,如必著迹以求,無當也。

普救寺

傳奇小說,言多不經,然亦有本其牽連附會處,則不可以不辨。元人著《西廂》傳奇,實本元稹之《會眞記》。謂其不經可也,謂其無所本不可也。獨至折中所稱引事實地名,牽連附會,不一而足。卽如河中普救寺,據蒲之舊志云:「本名永淸院。院僧與郭威約,城克之日,不戮一人,因改名曰普救,蓋五代時事。」《西廂》傳奇乃附會爲唐武瞾敕建,意欲影借白馬解圍,張嘗有恩於崔耳。此其所以不經也。說者謂張本無其人,特作者假名立義,幻出一篇空靈跳脫文字,自娛娛人,讀者玩其文可也,何必深考?不知張雖無其人,而崔與鄭則確爲夫婦。秦給事貫嘗稱,鄭恆配崔夫人四德咸備,當日無含垢之事可知。作者欲爲空靈跳脫之文,何題不可爲,何必於崔、鄭二人加以惡聲,豈有懷未遂,乃爲是誣人自誣之智耶?果爾,微特《西廂》傳奇爲不足憑,卽所本之《會眞記》,先已出於無本,則亦同爲不經而已矣。

小說

本朝小說,何止數百家。紀實硏理者,當以馮班《鈍吟雜錄》、王士禎《居易錄》、阮葵生《茶餘客話》、王應奎《柳南隨筆》、法式善《槐廳載筆》、《淸秘述聞》、童翼駒《墨海人民錄》、梁紹壬《兩般秋雨盦隨筆》爲優。談狐說鬼者,自以紀昀《閱微草堂五種》爲第一,蒲松齡《聊齋志異》次之,沈起鳳《諧鐸》又次之。言情道俗者,則以《紅樓夢》爲最,此外若《兒女英雄傳》、《花月痕》等作,皆能自出機杼,不依傍他人籬下。

小說家言,必以紀實硏理,足資考覈爲正宗,其餘談狐說鬼,言情道俗,不過取僃消閑,猶賢博弈而已,固未可與紀實硏理者絜長而較短也。以其爲小說之支流,遂亦贅述於後。

水滸傳

元人施耐菴,賣弄才情,希名後世,與他人窮愁抑塞,發憤著書者不同,金聖歎嘗言之矣。耐菴何題不可著書,何必取羣盜而鋪張之?蓋因史有宋江三十六人一句,以三十六人之多,然後足供揮灑也。此亦聖歎之言也。相傳耐菴撰《水滸傳》時,憑空畫三十六人於壁,老少男女,不一其狀,每日對之吮毫,務求刻畫盡致,故能一人有一人之精神,脈絡貫通,形神俱化。惟小說家言,信筆揮灑,不無失檢。聖歎從而潤色,托之耐菴古本。遂覺洋洋大觀。何物羅貫中強起干預,妄行續貂,七十回以前,被其竄亂者亦復不少,實《水滸》一大厄也。至毅然以忠義之名襃羣盜,更爲耐菴所不及料。後人不譏貫中而譏耐菴,曷不取聖歎所批之本而觀之?此雖事之小者,然實關繫於人心風俗之大,余故不能已於言。又羅貫中後人三世皆啞,俗指爲耐菴事,亦誤。

梁山泊

詩文雖小道,小說蓋小之又小者也。然自有章法,有主腦在。否則,滿屋散錢,從何串起,讀者亦覺茫無頭緒,未終卷而思睡矣。卽如《紅樓夢》以絳珠還淚爲主腦,故黛玉之死,寶玉一癡而不醒,從此出家收場,無事《紅樓夢》後夢也。《西廂記》以白馬解圍爲主腦,故夫人拷豔,紅娘認而不諱,從此名義已定,無事再續《西廂》也。《水滸》主腦在於收結三十六人,故以梁山泊驚惡夢,戛然而止,意在於著書,故可止而止,不在於羣盜。故憑空而起者,亦無端而息,所謂以不了了之也。此是著書體例,非示人以破綻,後人不察,紛紛蛇足,幾何不令讀者齒冷!

梁山泊辨

梁山泊不知在何處,談者津津,堅稱世間確有其地。及問其地之在何處,則又東稱西指,莫定主名。大抵人情好怪,不稽事理,隨聲附和,往往而然,不爲喝破,反增疑竇,使無識者日馳情於無何有之鄕,則當世之惑,而人心之害大矣。今按《宋史》,並無梁山泊,而有梁山濼。梁山濼雖爲盜藪,究與宋江無涉。宋江事見《徽宗本紀》、《侯蒙傳》、《張叔夜傳》者大略相同。三十六人除宋江外,皆不著姓名,更何有於梁山泊?其屬杜撰可知。若梁山濼事,見諸《蒲宗孟傳》,言梁山濼多盜,宗孟痛治之,雖小偸必斷其足,盜雖衰止,而所殺甚多云云。微論與江無涉,且宗孟爲神宗朝人,其去徽宗朝亦越數十年也。作者隨手扭揑一梁山泊地名,亦猶《三國演義》之落鳳坡,本無心於牽合,談者求其地以實之,不得,或遂指梁山濼爲梁山泊,如今時四川之有落鳳坡者,究未可知。要爲齊東野人之言,非大雅所宜出也。

小說閑評*6

《紅樓夢》一書,不著作者姓名,或以爲曹雪芹作,想亦臆度之辭。若因篇末有曹雪芹姓名,則此書舊爲抄本,祗八十回,倪云癯曾見刻本,亦八十回,後四十回乃後來聯綴成文者,究未足爲據。或以前八十回爲國初人之舊,而後四十回卽雪芹所增入。觀其一氣銜接,脈絡貫通,就舉全書筆墨,歸功雪芹,亦不爲過。

《兒女英雄傳》自是有意與《紅樓夢》爭勝,看他請出忠孝廉節一個大題目來,搬演許多,無非想將《紅樓夢》壓住。如項莊舞劍,意在沛公,才多者天且忌,名高者矢之鵠,不意小說中亦難此。然非作《紅樓夢》者先爲創局,巧度金針,《兒女英雄》究安得陰宗其長,而顯攻其短?攻之雖不克,而彼之長已爲吾所竊取以鳴世,又安知《兒女英雄》顯而攻之者,不從而陰爲感耶!《紅樓夢》得此大弟子,可謂風騷有正聲矣。

文章爭起句,亦爭結句。於二者而權其輕重,則結句尤重於起句。試觀今人應試之文,結句或有不佳,起句無不佳者。古人傳世之文,起句無不佳者,結句往往佳於起句,其精神貫注之處,優劣分而難易見,難易見而輕重得矣。小說亦然。《紅樓夢》徹首徹尾竟無一筆可議,所以獨高一代。《兒女英雄傳》不及《紅樓》,正坐後半不佳。

《兒女英雄傳》前半寫十三妹,生龍活虎,不可捉摸,令人作天際眞人想,分貼諸人,亦各色舞眉飛,恰如分兩,讀者幾欲一一遇之紙中,而可數其主名也。中權寫卻婚贈奩,細針密縷,尙見慘淡經營。入後文筆懈怠,可議之處,不勝枚舉。尤陋者,寫安學海爲四子解圍引侍坐章,翻入長姐兒之金釧鬆卻,用《西廂記》脫胎,醜態百作,有類兒戲,至不堪寓目,豈江郞亦有才盡之時耶,抑畫鬼魅易而畫人物難耶?此書結而未結,尙是待續之書,後有作者,吾知不急於續,而勇於改。

《花月痕》一書,亦從熟讀《紅樓夢》得來。其精到處,與《兒女英雄傳》相馳逐於藝圃,正不知誰爲趙、漢。若以視《紅樓》,則自謝不敏,亦緣後勁失力故也。就使後勁,要亦未到《紅樓》地位。

《花月痕》命意,見自序兩篇中,大抵有寄託而無指摘者近是。人見其所言多咸、同間事,意以爲必有指摘,過矣。亦猶《紅樓夢》一書,談者紛紛,或以爲指摘滿洲某權貴、某大臣而作,及取其事按之,則皆依稀影響,不實不盡。要知作者假名立義,因文生情,本是空中樓閣,特患閱歷旣多,暝想遐思,皆成實境。偶借鑒於古人,竟畢肖於今人;欲窮形於魍魎,遂驅及於蛇龍。天地之大,何所不有;七情之發,何境不生。文字之暗合有然,事物之相値何獨不然。得一有心者爲之吹毛求疵,而作者危矣;得一有心人爲之平情論事,而觀者諒矣。

或曰:「《紅樓夢》、《花月痕》無所指摘,則吾旣得聞命矣。然則《琵琶》、《西廂》、《荆》之率爾拈毫,亦在可原之例乎?」余曰:「否,否,不同年而語矣。《西廂》之非,非無可掩,余前故誅其心。《荆》之寃,界乎疑似,又安忍以爲美談?獨至《琵琶》一記,世有謂爲譏王四而作,李笠翁曾暢辨之。不過言著書者當知自愛,當不爲小人影射之智,究無解於中郞之辱,然其先已有言之者。宋甫里陸游,爲一代宗工,其詩乃云:『身後是非誰管得,滿村聽唱蔡中郞。』爲中郞地者不亦至乎!罪有眞疑,定以文之虛實。《紅樓夢》、《花月痕》二書,所謂疑也;《琵琶》、《西廂》、《荆》等作,已明明道出崔、蔡、孫、王,故不可同年而語也。」

三笑傳奇非唐伯虎事

才子多風流,風流未必才子,蓋「風流」二字,亦正有別也。如俗所傳《三笑傳奇》,唐解元乃一狂且耳,是以狂且爲才子也,烏乎可?不知六如居士,固以節操聞者。初,宸濠知其賢,有時望,思羅而致之幕下,博禮士名,乃以千金爲聘。聘居府中者半載,六如憂之,佯狂自廢,得放還。以賣畫自給,平居翛然物外,足遠城市,何來苟且之事?若《三笑傳奇》所云,意者別有傳訛,亦未可知。後閱《懷珠閣巵言》(近人元和江標著)始釋然也。《巵言》實本王行甫《耳談》,謂竊婢非六如事,婢名秋香,竊者爲元和陳元超。

宋江以下三十六人

宋周密《癸辛雜識》中,載龔聖與作宋江等三十六人贊,今爲據錄其名號如左:呼保義宋江、智多星吳學究、玉麒麟盧俊義,大刀關勝、活閻羅阮小七、尺八腿劉唐、沒羽箭張淸、浪子燕靑、病尉遲孫立、浪裏白條長順、船火兒張橫、短命二郞阮小二、花和尙魯智深、行者武松、鐵鞭呼延灼、混江龍李俊、九紋龍史進、小李廣花榮、霹靂火秦明、黑旋風李逵、小旋風柴進、插翼虎雷橫、神行太保戴宗、先鋒索超、立地太歲阮小五、靑面獸楊志、賽關索楊雄、一撞董平、兩頭蛇解珍、美髯公朱仝、沒遮攔穆橫、拚命三郞石秀、雙尾蝎解寶、鐵天王晁蓋、金槍班徐寧、撲天鵬李應。以上次序與元人施耐庵《水滸傳》所傳微異,卽名號亦有出入。今並錄《水滸》原列者於後,以廣異聞焉:天魁星呼保義宋江、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、天機星智多星吳用、天閑星入雲龍公孫勝、天勇星大刀關勝、天雄星豹子頭林冲、天猛星霹靂火秦明、天威星雙鞭呼延灼、天英星小李廣花榮、天貴星小旋風柴進、天富星撲天鵰李應、天滿星美髯公朱仝,天孤星花和尙魯智深、天傷星行者武松、天立星雙槍將董平、天捷星沒羽箭張淸、天暗星靑面獸楊志、天佑星金槍手徐寧、天空星急先鋒索超、天沖星神行太保戴宗、天異星亦髮鬼劉唐、天殺星黑旋風李逵、天微星九紋龍史進、天究星沒遮攔穆弘、天退星插翅虎雷橫、天壽星混江龍李俊、天劍星立地太歲阮小二、天平星船火兒張橫、天罪星短命二郞阮小五、天損星浪裏白條張順、天敗星活閻羅阮小七、天牢星病關索楊雄、天慧星拚命三郞石秀、天暴星兩頭蛇解珍、天哭星雙尾蝎解寶、天巧星浪子燕靑。

說部不必妄續

詞客稗官家每見前人有書盛行於世,卽襲其名而著爲後書副之,取其易行,竟成習套。有後以續前者,有後以證前者,甚至後與前絕不相類者,亦有狗尾續貂者。四大奇書,如《三國演義》名《三國志》,竊取陳壽史書之名;《東西晉演義》,亦名《續三國志》,與前絕不相侔。如《西遊記》,乃有《後西遊記》、《續西遊記》,《後西遊》雖不能媲美於前,然嬉笑怒罵,皆成文章;若《續西遊》,則誠狗尾矣;更有《東遊記》、《南遊記》、《北遊記》,眞堪噴飯耳。如前《水滸》一書,《後水滸》二書,一爲李俊立國海島,花榮、徐寧之子共佐成業,應高宗「却上金鰲背上行」之讖,猶不失忠君愛國之旨;一爲宋江轉世,楊么、盧俊義轉世王魔,一片邪淫之談,文詞乖謬,尙狗尾之不若也。《金甁梅》亦有續書,每回首載《太上感應篇》,道學不成道學,稗官不成稗官,且多背謬妄語,顚倒失倫,大傷風化,況有前書壓卷而妄思續之,亦不自揣之甚矣。外而《禪眞逸史》一書,《禪眞後史》二書,一爲三敎覺世,一爲薛舉託生瞿家,皆大部文字,各有各趣,但終不脫稗官口吻耳。再有《前七國》、《後七國》,而傳奇各種,《西廂》有《後西廂》,《尋親》有《後尋親》,《浣紗》有《後浣紗》,《白》有《後白》,《千金》有《翻千金》,《精忠》有《翻精忠》,亦名《如是觀》,凡此不勝枚舉,姑以人所習見習聞者筆而志之。總之,作書命意,創始者倍極精神,後此縱佳,自有崖岸,不獨不能加於其上,卽求媲美並觀,亦不可得。況續以狗尾,自出下下耶!

右說載遼海劉廷璣《在園雜志》。愚按此論甚善,足正好事之非。近來滬上侔利書賈,取時賢所著說部,改易名目,以期速售,如《後聊齋志異》,《續閱微草堂筆記》之類,正坐不知此失。《後聊齋志》有二:其一不知誰氏創稿,筆墨庸劣,令人欲嘔;其一爲長洲王廣文(韜)手筆,遣詞旖旎,亦自成家,惟名《淞隱漫錄》,其曰《後聊齋志異》者,乃書賈翻印更名,非廣文本意也。而世不察,以爲大詬,人之多言,亦可畏已。至於《閱微草堂五種》,論者以爲我朝第一,超出《聊齋志異》之上,安在其能續,亦正不必續耳。

金聖嘆批小說說*7

人觀聖嘆所批過小說,莫不服其畸才,詫爲靈鬼轉世。其實聖嘆所批過之小說,恰是有限,今最流傳者,一部施耐庵七十回《水滸傳》,一部王實甫、關漢卿正續《西廂記》,此外無有也。人見聖嘆嘗題《水滸傳》爲「第五才子書」,《西廂記》爲「第六才子書」,可巧又遇見聖嘆之取茂苑毛氏所批《三國志演義》一種,題曰「第一才子書」,遂恍惚誤以《三國志演義》亦謂爲聖嘆所批矣。不但將原書各卷毛氏題名看不明白,連簡端之聖嘆序文,所以傾倒於毛子者,亦未及一爲寓目矣。豈不可笑!抑知聖嘆所自稱其品定之才子書六者,一、《莊子》也,二、屈《騷》也,三、司馬《史記》也,四、杜律詩也,而五之以施《水滸》,六以王《西廂》,與《三國志演義》初並不相關涉。後見毛氏批了一部現成好筆墨,訝爲突出己上,愛之羨之,至不忍釋,遂暫舍其平日首選《莊子》之正論,而急急以「第一才子書」之嘉名逕相轉贈,此見於聖嘆撰《三國志演義序》中者,明明可考,殆一時興到語也,豈眞《騷》、《史》、杜詩反不若小小說部演義,而甘爲之下哉!後來坊間因仍《三國志演義》爲「第一才子書」,而湊出《好逑傳》、《平山冷燕》、《白圭誌》、《花箋記》各下乘陋劣小說,硬加分貼爲「第二才子書」、「第三才子書」,以下除却五才《水滸》,六才《西廂》,還依聖嘆舊號外,一排下,到第十才子,無理取鬧。設聖嘆見之,當自悔不該爲作俑之始,使毛、施、關、王四位眞才子共起「何曾比余於是」之嘆也。

《東周列國演義》,薈萃《左傳》、《國策》、《史記》原文而成,故詞華古茂,足供儉腹之掇拾。《三國志演義》多本陳壽志書、裴松之補注、習鑿齒春秋而出,故書法微顯,頗與世道爲關係。《三國志演義》尤好縱談兵略,不壓權謀,筆致雪亮,引針伏線,起落分明,以視《東周列國演義》文尙繁縟奇倔,宜於學子,不宜於武夫商人之披尋者,迥不侔矣。按國朝康熙朝,嘗有詔飭印《三國志演義》一千部,頒賜滿洲、蒙古諸路統兵將帥,以當兵書。又聞日本國前未明治維新變法之時,亦嘗以爲兵書。究之,此兩大部小說,均不知撰人名氏,是一憾事,只知有評者之人而已。《列國》是白下蔡元放手批,《三國》是茂苑毛序始手批。同一批評小說,金聖嘆之名,則里巷皆知,蔡、毛兩君反無知者,徒於紙角一露姓名而已,何有幸有不幸耶!

嘗謂天苟假聖嘆以百歲之壽,將《西遊記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牡丹亭》三部妙文一一加以批評,如《水滸》、《西廂》例然,豈非一大快事!

施耐庵苦心孤詣,前無古人,撰出一部七十回《水滸傳》,須歷元朝至國初,良久良久,而後獲聖嘆其人,爲之批道竅,有盛必傳,且於原有語病處,則諉爲今本之訛,別託爲「見諸古本」云云以修削之。聖嘆眞解愛才,耐庵堪當知己矣。《西廂》雖同出元人,究係何家手筆,迄無定論。而總之,言王實甫、關漢卿兩者爲多。聖嘆則指爲王實父作,必有所考,後人因此遂疑續後四齣爲關漢卿所作。《水滸》亦有續、後,別名《征四寇》,乃羅貫中作,聖嘆毅然删之,不少顧惜。《西廂》續後,固明知其陋,獨不删離,惟於批評語中示軒輊而已。聖嘆論文,細入毫芒,一删一否,而豈妄哉!

聖嘆通徹三敎書,無所用心,至託小說以見意,句評節評,多聰明解事語,總評全序,多妙悟見道語;又是詞章慣家,故出語輒沁人心脾。此才何可多得,古之賀季眞、林和靖、徐文長、鄺諶若一流人物也!

聖嘆屢稱其友王斵山,而王斵山傳,此聖嘆之多情篤舊也。姜西溟太史恆言:「吾輩人人有集,宜互相附見姓名於其集中,他日一友堪傳,而衆友幸傳矣。」旨哉言乎!卽如尤西堂太史全集中之湯子卿謀其人,苟非西堂盡力爲之收拾,徹底表彰,他人之才過卿謀,而寂寂無稱者,不知凡幾輩耳。吾今更有觸及聖嘆一事。夫西堂之才,孰與聖嘆妙?卽至阿好,當不敢謂西堂優於聖嘆。西堂才子,聖嘆才子;西堂名士,聖嘆名士;西堂勝代遺逸,聖嘆勝代遺逸;西堂以諸生譽滿國門,聖嘆以諸生稱遍天下。而其後西堂以戲作《西廂》八股,便傳禁中,天子宣取其全集;偶然下第,懷憤譜《鈞天樂》曲本,聖顏喜怒,且爲轉移。眞才子,老名士,親受兩朝玉音寵錫。以一窮走朔方,老就丞倅之人,忽而廷推剡薦,上試明光,膺錄館職,與修明史,繼李西涯之後,成前朝新樂府,爲一代作家,其遭際亦極文士之隆矣。北轍南轅,揚鏢分道,後此之聖嘆,長年困靑氈,對佛火,參禪揮塵,領略道人況味。達官貴人,同學交舊,遠見而却避曰:「是狂生,不可近。徵辟無聞,出遊無貲。積年成世,嘔心耗血,所評讚選輯之《莊》、《騷》、馬、杜各手稿,無力自鋟,塵封連屋,身後隨風散滅;惟五、六兩才子小說,以其可以銷售漁利,始得書賈出貲任刊,然壟斷者他人,著書者作嫁,取辦救貧之一策而已。餘外則兩三篇社課八股文,亦爲揣摩家作福,於自己正經學問名譽上,不曾增得些須榮光。苟非順治辛丑歲,爲邑人公義,上訐墨吏,激昂就死,無識者不幾何以一輕薄文士了之耶!越今蓋棺二百數十年矣,《尤西堂全集》,編藏書目錄者,久共列入詞章專家;而聖嘆遺書,不幸無傳,傳者只此小說批評,均以無用置之,小技鄙之,經史子集,無類可從。一得一失,何相去之遠甚乎!抑吾又聞南皮張香濤(之洞)輯《輶軒語》、《書目問答》,以誥諸生學者,論及聖嘆金氏,尤肆詆諆,誚爲粗人,譏其不學,視之若烏頭、巴豆,誤服必病,務禁人不可近而後已。審其意,則無非曰:「凡爲聖嘆一派習氣,皆小說批評語一派氣習也。小說批評語,不可以爲考據,不可以爲詞章,不可以爲義理。君子出辭,須遠鄙倍,甚至不可以爲立談,凡惡之避之是也。」余謂張說其間亦有不盡然者。今夫考據、詞章、小說三者,本不相師,稍知學問門徑者自能言之。若詞章之古文,尤最忌小說語氣。有志爲學者溝之洫之,胸中自有經界,本無煩於吿語。若其天資特拔,意理深造,每因相反之道,而得相成,則亦有之矣。方將放其才力,以縱橫出入於雜家之文,而匯川涵海吾學,雖日讀小說,庸何傷?彼又胡然而禁之耶?若夫義理所宗,見仁見智,就淺就深,更不限以文言。《詩》稱三百,樂道性情,必取土風,遠不具論,宋人講學,濓、洛大儒,語錄陳陳,方言日給,何哉其所謂鄙倍?然自頃云云,猶悉就通俗小說立論。因聖嘆之批評演義小說,遂爲其溯源耳。大抵宋、元時始有演義小說之書,昉於取便雅俗,卽古傳奇中科白一體,演而長之,其義通俗,其名或又稱「平話」,後人目平話爲大書,而判傳奇爲小書,所以濟文言之窮,卽說卽喩,捷於駟舌矣。其初當無一創念須加以評之批之者。明末山人名士,得有鍾伯敬、李卓吾輩,競爲批評小說之舉,而其時卽有說平話大書之柳敬亭一流人物,傳聲摹神,獨開生面,千古小說之靈機,至是乃大暢焉。蓋說平話大書之人,旣自置其身於小說之中,隨意調侃,旁若無人,借杯在手,積塊在胸,東方曼倩爲不死矣。於是小說中之能事極暢,小說中之舊套亦窮。於此而喜讀小說之人出焉。物外生情,人外有我,非空非色,衆妙之門,小說之當有批者一。部居充棟,雜然目炫,提要鉤玄,取便來者,小說之當有批者二。談之津津,其甘如肉,此稱彼讚,淸言亦留,小說之當有批者三。頂禮龍經,迦音讚歎,好色惡臭,人之恆情,小說之當有批者四。僂指計之,更僕難終,其詳雖無可考,要惟古無而今有。蓋以小說之有批評,誠起於明季之年,時當小說風尙爲極盛,一倡於好事者之爲,而正合於人心之不容已。是天地間一種詼諧至趣文字,雖曰小道,不可廢也,特聖嘆集其大成耳。前乎聖嘆者,不能壓其才,後乎聖嘆者,不能掩其美。批小說之文原不自聖嘆創,批小說之派,却又自聖嘆開也。聖嘆顧何負其才,聖嘆復何負於衆,而張氏反以小說批評一派小之耶!不知此乃聖嘆之絕技令能,後世才人傾心服善者以此。

世之刊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、《國策》、秦、漢、唐、宋古文讀本,皆有評語,凡文章之筋節處,得批評而愈妙,衆人習見之矣。聖嘆自述其所批《莊》、《騷》、馬、杜、《水滸》、《西廂》六種才子書,俱用一副手眼讀來批出,知音者咸加首肯,獨奈何於專評古文者不譏,而兼評小說者遂譏之乎!小說言縱俚質,然爲中人以下說法,使之家喩戶曉,非小說不行,詩書六藝之外,所不可少者,其惟小說乎。且天地間有那一種文字,便有那一種評贊,劉勰《雕龍》,陸機《文賦》,鍾鑅、司空圖之品詩,韓愈、歐陽修之論文,宋、明人之詩話、四六話,本朝人之詞話、楹聯話,下至試帖、制藝,共仿叢話之刻,大卷白摺,亦有干祿之書,小說而有批評,傳奇而標讀法,金聖嘆之志,殆猶夫人之志耳,乃竟以此名家,則聖嘆之才過人,信也。

吾友卅十六梅花館主人,嘗與愚言:「《西廂》之妙未過《牡丹亭》、《桃花扇》、《長生殿》,若其謬處,吾弗信也。」愚驟聆之,不得其解,繼而釋然。蓋《西廂》之謬,全在有此副好筆墨,何題不可爲,何必於崔、鄭二人已爲枯骨夫妻,爰復重翻舊案,加以惡聲耶?若《牡丹亭》賓白雖不及《西廂》之跳脫變換,而詞曲之淸新韶麗,殆不歉之。《桃花扇》則取其情節確實,描寫淋漓,語語沉著,爲一代興亡所繫,詞曲稍涉鋪排,要不沒其風骨。《長生殿》意存敦厚,力據上游,已是可取;其數十折中,只摘其最纏綿懇摯者誦之,輒令人欲喚奈何,一往情深而不可遏。故與其進也,苟以《桃花》、《長生》之眞情,儷之《牡丹》之豔曲,何必《西廂》始爲知音乎?惜也聖嘆不存,未能一進而請益之。

聖嘆批《西廂》,只講文情,不講曲譜,原本詞曲,經其點竄删改,就己範圍,偶爲注出者,十不一二。聖嘆亦自云,只許文人詠讀,不許狂且演扮。誠能如是,凡讀者自皆聰明解事人,玩賞王、關妙文,不泥崔、張成案,宜爲聖嘆之所樂許。吾人所見小說,自以曹雪芹《紅樓夢》位置爲「第一才子書」爲最的論。此書在聖嘆時尙未出世,故聖嘆不得見之,否則,何有於《三國志演義》?彼《三國志演義》者,《西遊記》其伯仲之間者也。

續小說閒評*8

余于《贅談》卷四爲《小說閒評》,臚列《紅樓夢》、《兒女英雄傳》、《花月痕》三書優劣,而未及其他。暇復續有論列,以閒日爲閒評,詹詹小言,無當大雅,然以增滿《贅談》部頭則得矣。凡所論者,曰《諧鐸》也、《西靑散記》、《子不語》也、《夜談隨錄》也、《蘭苕館外史》也、《嘯亭雜錄》也、《右台仙館筆記》也、《夜雨秋燈錄》也。以上皆筆記體。曰《覺後禪》也、《蕩寇志》也、《品花寶鑑》也、《儒林外史》也、《野叟曝言》也、《燕山外史》也、《蟫史》也、《女仙外史》也、《金甁梅》也、《靑樓夢》也、《鏡花緣》也。以上皆演義體。

沈氏起鳳自以爲廣文先生有司鐸之職,莊語之不如諧語之,因著《諧鐸》問世。靈心四照,妙語雙關,其書亦誠諧矣。凡所運用字眼,皆可取供典料。此君自是詞賦之專門名家。五年前,余在村居,竊欲獨效呂氏湛恩注《聊齋志異》例,爲之箋釋一過。見每篇中典故,非不於己了了,惟至搜討原書出處,甚費搬演,伏案三月,未卒一卷,輒復廢然思返耳。

雍正間,江南名士史氏震林著《西靑散記》一種,至光緒初年王紫詮廣文爲之校刊,大行於世,極負重名。其書本不當以小說論,惟中特筆傳綃山農家婦雙卿女史數十條,夾敍夾議,纖悉必到,是蓋以小說體行文者。嗟乎雙卿,是耶非耶!其人都在想像有無間,而《散記》之筆墨,則已極飄飄欲仙之致矣。蒲氏松齡生後,才人能握寸管作筆記小說而不爲《聊齋志異》所掩者,沈之《諧鐸》,史之《散記》是已。《諧鐸》得《聊齋》之設想空靈,造句纖巧,《散記》得《聊齋》之敍事婉摯,出語淸新,而古豔盤硬,皆未之及。所妙者,沈、史著書,均能自存面目,未嘗有意依傍《聊齋》,拾其一顰一笑。

《子不語》別名《新齊諧》、《連續新齊諧》,部頭頗大,篇中眞得諧處卻又甚少,只見無理之事,無情之文,累累不絕耳。袁子才先生初撰此書時,自以多閱漢、唐小說,典料本多,一旦附會傳聞,稍事塗澤,便可驚人壓衆,故其意頗自負。迨書成而不滿閱者之口,雖屬在人意中,實出先生料外。大抵小說一道,雖甚小慧,無關學問,苟求必傳,而非萃全力爲之不可。今日人皆知《聊齋志異》膾炙人口,聞蒲氏爲此書時,實積二十年採訪鉤索之功,卽目錄編次,亦經數番調動而後定也。吾以此律《新齊諧》,或將以兩書體例不同爲言,則曷不觀紀曉嵐先生之《閱微草堂五種》乎?敍事說理,何等明淨,每有至繁至雜之處,括以十數行字句,其中層累曲折,令人耳得成聲,目遇成色,取給雅俗,警起聵聾,彼《新齊諧》者能之否?

《齊諧》攻宋儒,每每肆意作謔,殊不足服理學家之心;《五種》攻宋儒,架空設難,實足以平道學家之氣。至紀氏素持議論,謂「儒者只可著書行世,不當聚徒講學」,此等摧抑士氣之言,其視袁氏風流自賞,佚蕩範圍,而流弊所曁,遂以放隳人之廉隅者,其罪則誠同等耳。

《控鶴監秘記》兩則,羼見《新齊諧》中。無論原本出於誰何,要其筆墨必經袁氏所改定者。刻劃牀第間事,濃到爾許,閱者目迷於鏡殿風流,不暇責其山谷綺語矣。近時坊間盛行《覺後禪》一書,乃將《肉蒲團》改名者,全書用章回體筆墨,疎蕩跌宕,自成一子,或云出李笠翁著,筆頗近之,敍述狂褻,令人不忍注目。苟撇去此事而玩文義,於常語外所發妙悟甚多,宜分別觀之。此外則《金甁梅》部頭甚富,名亦遠駕其上,文章之警,殊不逮也。批語尤覺牽強無謂。要之,袁氏恆言婦女以膚如凝脂爲珍,以身材其頎,天然素足爲好(見《隨園尺》、《詩話》等種);李氏恆言婦女之媚在眉眼,之慧在齒牙,之秀而出衆者,尤在纖指與皓腕(見笠翁《閒情偶寄》等種)。此等體貼,可謂獨得要領。而《覺後禪》復於穠姿粹質者有取焉。千古評贊美人之訣,合觀以上數語,亦略備而允矣。而冶容者無不放誕,尤物之生,不妖其身,必妖其家,《金甁》、《覺後》,言之最切。苟乘權藉勢,爲蛟爲螭,爲鴞爲鴟,如《控鶴監》所記云云,是有天下國家者所宜遠之於早也。

曹雪芹撰《紅樓夢》,花雨繽紛,灑遍大千世界,錦繡肝腸,普天之下誰不競呼爲才子,而說者乃以林、薛以下諸美人皆不纏足,謂爲隱刺滿洲巨族某相國府中陰事,以蒙、滿婦女均素足故也。傳疑傳信,莫知其始。滿洲巨族聞及此書,輒形切齒,燬禁者屢矣。不知中國文字,歷來傳美人者,原不稱及雙彎。《雜事秘辛》,古豔濃香,千古絕調,特寫素足,豈以此亦爲滿洲婦女乎?文字寫美人纏足,古雖有之,除一窅娘外,幷不指定誰何。至元時《西廂記》,始以專譽雙文,而原本《會眞記》無有也。《西廂》僞事,何足據爲典實,今於《紅樓夢》不纏足美人,遂疑曹氏爲有意影射,恨其事而並怒其文,不已寃耶!燕北閒人特著《兒女英雄傳》,極寫義俠以稱滿人,將藉此以平局外之氣,用心可爲厚矣。至思奪雪芹一席,而阻《紅樓》行世,尙屬未能。今無論其是否刺滿相國之作,卽是矣,《琵琶》中郞,《荆》十朋,人自鑑別,書自流傳,亦何能阻?況劣筆如《後紅樓夢》、《續紅樓夢》、《紅樓後夢》、《紅樓續夢》、《紅樓幻夢》、《紅樓圓夢》,之數種者,本無盛名,猶未能一掃而空,而《紅樓夢》原書騰燄難滅,更可知矣。必不得已,再著一書,以匡古人之失,如《蕩寇志》名爲《結水滸》,以反正第五才子書《水滸傳》可也。余觀滿洲人,非無擅長說部之才,乾隆間,有某知縣著《夜談隨錄》,其筆意純從《聊齋志異》脫化而出;咸豐間,余小汀相國之子桂全著《品花寶鑑》,獨開生面:皆能語妙一時,而名後世。他如《嘯亭雜錄》,多記名人軼事,國家勤政,聞爲道光朝禮親王昭槤所輯編,以說部而兼史稿。天潢宗派,強識劬學,更爲難得。於此有人焉,苟縱其才力之所至,十年伏案,棄稿三樓,以專成一種必傳之作,與《紅樓》爭勝,是天地間又增一大部空靈奇妙文字,與後世才人同聲贊歎,何快如耶!

《蘭苕館外史》,許氏著;《夜雨秋燈錄》,梅氏著。許之筆墨頗近《夜談隨錄》,惟事多徵實,野史自尊,其用心視《隨錄》更進矣。梅之筆墨,頗近《諧鐸》,意翻空而易奇,纖新雋永,有淸談之風,觀者善之。梅氏原著《夜雨秋燈錄》,印於滬上,用字並仿聚珍版式。近日書坊別印石版,並續之以二集、三集,雜湊淺率,非梅氏原作也。他如許氏《外史》,亦嘗被別書偸竊。

《右台仙館筆記》,俞氏樾著。老手頹唐,精神不屬,故有意學《閱微草堂》,而究之相去甚遠。

昔人評畫家,謂「畫鬼魅易,畫人物難」。余謂「作小說者,亦復寫人謀難,寫仙術易」。施耐庵《水滸》專以寫人謀見長,俞仲華以《蕩寇志》結《水滸》一書,其寫仙術處,未過於鋪張矣。然其用意,則較羅貫中以《征四寇》、續《水滸》爲優。

《西廂記》寫紅娘不識字,愈顯得其聰明機警;《蕩寇志》寫陳麗卿不識字,不纏足,愈顯得其嬌憨俊雅。陶淵明有琴不絃,相賞原在風塵外也。俗本寫才子必和新詩,佳人必顯纖趾,反添出許多斧鑿痕。

《水滸傳》寫武松是天人,《蕩寇志》偏以文同年行刺一段,醜詆武二哥何耶?俞仲華又以耐庵出色寫一關勝,同雲長變相,譏爲惡札不堪,遂因而改關勝爲冠勝。不知《水滸傳》之三十六天罡,自宋江以下,各人名姓綽號,均見宋人周密所箸《癸辛雜識》一書中;且聞《宣和遺事》亦嘗著錄及之矣。關勝姓關,非耐庵之臆稱,耐庵見此偶然姓關之人,聊借蜀漢雲長傳爲藍本,儒將風流,亦何溢美?仲華生於本朝,祗知自明以來,關侯廟食,祀典崇隆,不敢褻玩。耐庵時在元朝,宜其未喩及此乎?一笑。至削「關」爲「冠」,更失其眞。天下之大,豈有限定某姓不準人姓之理!如此貢媚,誠哉其拙。

嘗論羅貫中《續水滸》全沒分曉,以忠義稱盜賊,隱釀誨盜之害,偶然而身後子孫三代皆啞,或遂歸咎爲筆孽之報。若俞仲華者,憎惡梁山,不寬一個,筆筆皆反貫中之道而行之,生前未食文章之報,乃其死後絕嗣,秋墳鬼餒,待祭於姪,是抑亦微詞遺行有弗檢者乎?不則,何其酷耶!或曰:「仲華筆下不問首從,盡殺《水滸傳》中一百單八人,殘虐以逞,方自爲功,倘其得行威福,處人家國,一日斵喪元氣,正不在漢廷酷吏之下。所謂嗜殺人者,倖不自殺其軀,終必自殺其後也。理或然歟!」

《品花寶鑑》追紀乾隆全盛之時,描繢京師梨園人物,細膩熨貼,得未曾有,固評話小說之別開生面者。其託名田春航以寫靈巖山人,自得名士風流;特用侯石公以影倉山居士,眞是無賴佻㒓,皮裏陽秋,知非苟作。《兒女英雄傳》書隨後出,橫空插入一段,以蛇腰之相公,呼肚香之闊客,謔而近虐,煞風景矣。

京師狎優之風冠絕天下,朝貴名公,不相避忌,互成慣俗。其優伶之善修容飾貌,眉聽目語者,亦非外省所能學步。是故梨園座滿,客之來者,不僅爲聆音賞技已也。憶乙未春在都,陳劍門孝廉招雛伶瑤卿糾觴,葉梅編修促席指示余曰:「此花榜狀元也,與吳肅堂殿撰爲同年。」余乍聞之,不覺破顏。彼中人得列花榜高選者,必更聲價十倍,而非色藝兼擅,頗知自愛之伶,必不可得。花榜體裁,隨人意擬,大約如《品花寶鑑》所載者是。此後詞人遊戲之作,有所謂《金臺殘淚記》、《燕蘭小譜》,辭旨芊緜,風懷淡蕩,尤爲盛稱於世。然皆弄花掬月,流水行雲,不失雅人深致;若《寶鑑》中之奚土、蓉官一流,風斯爲下。夫訪豔尋春,男女狂浪,選勝者輒侈美談,猶人情耳,忽而爲兩雄相悅,私贈、餘桃之事,閱《寶鑑》者於此,見其滿紙醜態,齷齪無聊,都難爲他彩筆才人,細寫市兒俗事也。

《花月痕》更晚出於《品花寶鑑》。《寶鑑》定雛伶花榜,費盡錦心,而孤芳絕俗,幽豔離羣之琴言,竟以書中第一人不入花榜。《花月痕》亦然,十行金,初擬潘碧桃爲首選,及待翻訂,終列劉秋痕於狀頭,可謂愼重其事矣。乃杜釆秋以遠阻隔江,未叨榜列,而釆秋實秋痕之替人,荷生又釆秋之知己也。兩小說撰者,旣幻出花榜一段因緣,偏故遺琴言、釆秋而不顧,行文宜曲,本當如是。且以見古今來見遺之士,未必盡非知己。子安文云:屈賈誼於長沙,竄梁鴻於海曲,理所必無,事容或有。然哉然哉!

通體用四六偶句爲一大部小說者,尋盡坊間,只有《燕山外史》一種耳。此書騈文體格本甚卑靡;而敍事周摯,前伏後補,中間連絡頗見運思之工。以言其事,則可歌可泣;以觀其筆,則亦熟亦流。子弟初學作文之日,得此讀之,猶強於無所用心多多矣。近有爲之箋註者,於原文亦略有删節。(又鉛版《蟫史》全用駢體,甚博,乃道、咸時屠姓撰。)

《儒林外史》一書,意在警世,頗得主文譎諫之義。其描寫炎涼世態,純從閱歷上得來。警世小說,而能不涉腐氣,斷推此種。

《野叟曝言》,乃康熙時一常州人夏姓著。萃數十年精力,成百數十回大書,借王文成公擒宸濠舊事,以爲影子,其宗旨全在誅鋤僧道,收羅技武,苦心組織,獨出新裁,欲前無古人。又念俗情聞雅樂而臥,聞鄭聲而悅,中間撰出許多褻語褻事,識者譏之。要於小說體裁,未足深責也。其短處,盡在全書筆墨過於糾纏,敍至文素臣功成名立之日,已可收科,以後絮絮叨叨,連子及孫,講之不了,未畫蛇添足。

國初吳人呂熊撰《女仙外史》,語多荒唐如《封神傳》,本無足觀。其特許唐賽兒,要爲深貶燕王棣耳。永樂武功之盛,別有《三寶開港》小說,爲之附會。其始篡位之日,殺戮之慘,有心人聞而同憤。惜《女仙外史》筆墨平庸,未能大快鋤凶奸於旣死之心也。

《靑樓夢》出近時蘇州一俞姓者手筆,卽此小說中所敍之金挹香其人,而鄒拜林卽其好友鄒翰飛,嘗著《三借廬贅談》者也。此書專爲自己寫照,事實半從附會,只圖說得熱鬧,以饜食看者,並無宗旨,並無寄託。因說靑樓軼事,遂以《靑樓夢》名編,並非敢與《紅樓夢》作上下雲龍,互相追逐。或見其命名如此,處處執《紅樓夢》相繩,則疵累多矣。

《諧鐸》耽爲集句之詩,《花月痕》妙在自作之詩,皆驚才絕豔,令人歎服。《品花寶鑑》之《金縷曲》詞一闋,亦情摯語,不可多得。

講騈體文,還算《花月痕》作者優於《紅樓夢》作者;若論小說本色,則《紅樓夢》其聖矣。《花月痕》況又後半部不佳,其最不在行處,尤屬墜《鏡花緣》窠臼,演戰鬬上情節。國初有李姓其人,著《鏡花緣》一書,琴棋書藝,嘲詼謔浪,都能入妙。以百花神貼切百才女,一人一傳,楚楚名家,來至收場,無聊極思,遂以兵事爲題,幻出酒財氣色四陣,敷衍成文,一何可厭。(撰《鏡花緣》之李姓其人,或?卽金華李笠翁漁也。)

卷二五百洞天揮麈

閩鄕戲齣

閩鄕戲齣,有百里奚不認妻,蔡伯喈不孝父母之目,觀者代抱不平,幾於目眥盡裂。愚謂撰戲之人與二公有何仇恨,而必橫被惡名,千年猶臭?然又安知伊時之非爲顯貴豪惡氣燄方張,言之不恤,殺之不能,借古人假面具,寫此輩眞聲容,以紓我之孤憤耶!要之,往哲聲名,道斯存,天壤間自有不滅者在,豈眞二三優孟粉墨模糊,便能顚倒一世,雖被惡名,容何傷乎!吾請爲之進一解曰:「藺相如、司馬相如,名相如實不相如。」

金瓶梅

余嘗以《金甁梅》一書名滿天下,疑雖淫媟蕩志,有干例禁,其文筆之斐亹,神情之酣暢,當有並駕《秘辛》,超乘《外傳》者。輾轉向友人假得一部,開函讀之,三日而畢。究於其中筆墨妙處,毫不見得。尙疑鹵莽,再三展閱,仍屬不見其妙。且文筆拖沓懈怠,空靈變幻不及《紅樓》,刻畫淋漓不及《寶鑑》,不知何以負此重名。豈各處銷燬,傳本日少,人情浮動,以耳爲目,遂有享敝帚於枕中,珍漏脯爲席上者耶?

聊齋志目燈謎

去冬閱上洋報刊,有《聊齋志目燈謎》若干條,頓觸夙好,錄存篋笥,時資談笑。繼念此類殊少專書,檢其尤者凡十二則,附見於此,藉不沒其巧思。至作者之爲誰氏,原報未登,不及詳矣。〇合肥爵相鈞諭:《李伯言》〇大夫倍上士、上士倍中士、中士倍下士:《祿數》〇靑眼迷離不相識:《柳生》〇太陽高照:《向杲》〇十里消魂路:《長亭》〇老太太:《宦娘》〇長生母:《恆娘》〇瞒藏:《曹操塚》〇尋夢:《續黄粱》〇筆硯精良人生一樂(用捲簾格):《房文淑》(以上俱打志目一)〇相如完璧歸趙:《保住》《連城》〇纔了蠶桑又插田:《促織》《念秧》(以上俱打志目二)

粤謳*9

去臘余嘗以《粤謳》題後,徵星洲社友卷,作者寥寥,且多不詳其出處。今按《粤謳》傳本,爲道光舉人南海招銘山(子庸)作。又按賴虛舟《雪廬詩話》云:「粤之《摸魚歌》,蓋盲詞之類,其爲調也長,一變而解心,其爲聲也短,皆廣州土風也」。其時盛行《解心》,珠娘恆歌之以道意。馮子良先生以其詞多俚鄙,問出新意點正,復變爲謳。雙鬟之稍慧者,隨口授,卽可合拍上絃。於是同調諸子,互相則效,競爲新詞,以張佳作。薰花浴月,卽景生情,杯酒未終,新歌又起。或並舫中流,互爲嘲謔,此歌彼和,繁響迴波。縠埠遊船以百數,皆倚櫂停橈,環而屬耳,此亦旗亭畫壁外,別翻一段公案也。好事者採其銷魂蕩魄,一唱三歎之章,集而刊之曰《粤謳》。招銘山大令奮其捷足,成百數十闋,冀與先生相上下。然謳中凡善轉相關合者,悉本先生也。

子良先生自著《粤謳》,刻本余無從得見,惟明居士本猶傳於世。其《弔秋喜》一闋,尤情至文生,淒惻動人。酒闌燈罷,跂脚胡牀,一再哦之,輒覺古之傷心,誰不如我。聞粤人言,秋喜以傾心居士,故不見俗客,負債纍纍,無可爲計,意欲一死,以報所歡。獨登船頭,蹈大江東去。居士驚惋,不知所措。此闋卽作於其時者,是以沉痛獨絕,非他人所能強託。後得漁舟救獲,重慶生還,歸身居士,而此作已遍傳珠江,删無可删矣。可見《粤謳》在當日殊甚盛行。今則歌者無人,聽者亦無人,殆如崑腔之降爲梆簧,而霓裳雅詠於焉絕響也。

小說三種

《聊齋志異》,妙在人情、物理、世態上體會入微,各具面目,無一篇一筆重複。卽偶爾詼諧,亦是古雅入化。微不足者,筆近纖巧耳。王韜《後聊齋》,篇篇一律,自是無味。此外,《閱微五種》,體例較嚴,略於敍事,而議論之宏拓平實,自成一家,亦小說之魁矣。嘗謂蒲松齡不著《聊齋》,自然泯沒無傳,紀昀不著《閱微》,而一生精力在《四庫提要》者,固不磨也。

紅樓夢分詠

亡室王孺人,曩有《紅樓夢分詠》若干首,殁後,余爲理之,共存四首,卽今刻入拙著《贅談》者是也。乙未之冬,鄕居無俚,因亡室之舊作,發弔古之閒情,忍俊不禁,未能俗,隨意分詠,旬而得詩百絕句,庋置敝簏,聊以自娛,初非欲示人也。今歲冬,徇同學之請,爰删其無關旨趣者半,實二十五人人二絕,句,以授之校。同學輩遽刊佈啓,遍徵題詞,固不令余知也。及覺,而郵筒已絡繹於道。念事旣成,未便尼沮,先後得題者若干人(巳寄到者爲嘉應溫慕柳太史仲和、張琴柯別駕驤、黎香蓀嵯尹經、鍾笙陔茂才、鳴謙、張藥秋上舍漢祥、閩中邱中閼工部逢甲、喆弟叔崧茂?樹甲、許允伯進士南英、康硯秋上舍彝、番禺潘蘭史典簿飛聲、東莞梁?仲布衣育才、南海譚炳軒、太守彪、霍鳳喬布衣濟川、上海朱理菴刺史兆基、程棣華布衣聯芳、慈谿李芷汀布衣東沅、閩縣林筠臺太守祇曾、李汝衍少尉季琛、龍溪曾墨農秀才宗藻、日本永井甃石完久廿一人。其許而未到者,尙?左待也)。擬彙爲大卷,弁於拙作之首。吁!余以一處士投荒遠島,塵竢堆裏,稱說詩書,此等經生面孔,市人見者,將吐棄我之不遑,乃以少日無聊遊戲之筆墨,亦竟得海內同道之稱,毋亦有如古所云「愛之至者,誘之以至於道」耶!倘余竟因是附驥而傳,又確爲始念之不料者矣。

傳奇小說

天下最足移易人心者,其惟傳奇小說乎。自有《西廂記》出,而世慕爲偸情苟合之才子佳人者多;自有《水滸傳》出,而世慕爲殺人尋仇之英雄好漢者多;自有《三國演義》出,而世慕爲拜盟歃血之兄弟,占星排陣之軍師者多。邯鄲學步,至死不顧,人哀其愚,彼適其願。蓋胸中有一先入者爲主,猶如佛未出世,人亦何曾見過地獄影響?佛旣出世,世之死去復甦者,咸隱隱若或一遇牛頭馬面,刀山劍樹來也。故欲轉移風俗,法語巽語,毋寧廣爲傳奇小說語。

卷三揮塵拾遺

再談粤謳*10

粤東招銘山大令,(子庸)又號名居士,南海縣舉人。工詩善畫,風流跌蕩。居官頗多善政,解組後,與張南山、馮子良輩結爲吟侶,珠江花舫,文讌無虛日。時慶蕉園爲總制,名相尹文端之子也,愛才好事,頗有家風。銘山本其門下士,極被容接,以故豪舉雅遊,提倡風氣,儘足舒其志意。綺樓珠館,李鏡陳屛,苟非得招先生畫幅,無爲貴也。尤工寫蟹,醉餘潑墨,逸致橫生。一畫之値,紙高六尺,可換三千。所入悉供纏頭之費,良用快然。歿後,《南海縣志》爲之作傳,並稱其著作中之《粤謳》一種,或者疑焉。余嘗見其原書,乃琵琶曲譜,各調皆有新創,而參以粤東俗字方言,雖不鄰於諧俗之爲,然元詞北曲,盛傳後世,其間早有俗字,而大雅不譏,亦以其爲《國風》、《離騷》只些諸調之濫觴耳。今乃於銘山《粤謳》而過繩之乎?況淒音緊韵,同於秦聲而無其鄙,哀思逸趣,媲於崑曲而節其勞,雅志未忘,鄭聲不亂,識者方以元詞北曲而後能開一代生面推之,此言允矣。銘山之友有爲之序者,文云:「戊子之秋,八月旣望,蟋蟀在戶,涼風振幃,明居士惠然詣我,悄然不樂曰:『此秋聲也,增人忉怛,諸爲吾子解之。』余曰:『唯唯』。居士曰:『子不攬夫珠江乎?素馨爲田,紫檀作屋,香海十里,珠戶千家。每當白日西逝,紅燈夕張,衣聲繂縩,雜以珮環,花氣氤氲,蕩爲煙霧,穠纖異致,儀態萬方,珠女珠兒,雅善趙瑟,酒酣耳熱,遂變秦聲,於子樂乎?』余曰:『豪則豪矣,非余所願聞也。』居士曰:『龍戶潮落,鼉更夜午,遊舫漸疎,涼月已靜,於是雛鬟雪藕,纖手分橙,蕩滌滯懷,抒發姸唱,吳歈甫奏,明燈轉華,楚竹乍吹,人聲忽定,於子樂乎?』余曰:『麗則麗矣,非余所心許也。』居士曰:『三星在天,萬籟如水,華妝巳解,薌澤微聞,撫冉冉之流年,惜厭厭之長夜,事往追昔,情來感今,乃復舒彼南音,寫伊孤緒,引吭按節,欲往仍迴,幽咽含怨,將斷復續。時則海月欲墮,江雲不流,輒喚奈何,誰能遣此?』余曰:『南謳感人,聲則然矣,詞可得而徵乎?』居士乃出所錄,曼聲長哦,其音悲以柔,其詞婉而摯,此繁欽所謂悽入肝脾,哀感頑豔者,不待河滿一聲,固巳靑衫盡濕矣。」(原署石道人序)復有題詞者,句云:「當筵誰是心如鐵,忍聽低頭唱一聲。」(梅花老農作)「兩行紅袖燒銀燭,倚醉尊前數越謳。」(前村漁隱作)「怪底此歌能解恨,有人偸付雪兒歌。」(瓣香居士作)「似唱江州腸斷句,人人爭學抱琵琶。」(瑤仙作)「新簧初炙鶯喉滑,欲把瑤笙媚此聲。」(鹿野作)觀此而謳詞之悽惻動人可知,當日之傳遍旗亭,家畫放翁,又更可知。全書四集,共爲一册,凡九十九題,得詞一百二十一首。其《弔秋喜》一首,膾炙人口,歷久常新。而余賞其《分別淚》前後兩首,尤覺淸曲可味,今特錄之(分別淚前首):

分別淚,莫灑向離人,離愁未講已自難禁。邊一個唔知到行路咁艱難須要謹愼。總係臨行箇一種說話,要先兩日向枕畔囑咐殷勤。若係臨時提起,就會撩人恨。不若強爲歡笑,等佢去得安心。自願去後大大哭過一場,或者消吓怨恨。哭到箇一點氣難番,又向夢裏尋。夢裏見着箇個多情,就要安慰佢一陣,細把行踪問。首先唔,好向佢講到半句苦楚時文。(此題本有中間一首,余以其未甚警切,遂越之而錄後首。) 分別淚,轉眼又番塲。君呀,捨得你學我眼淚咁易回頭,使乜我咁慘傷。今日別期未了,就把歸期望想。想到一自自孤寒,叫我怎不斷腸,意欲忍淚暫歡,同你細講。虧我淚流不斷,好似九曲湘江。點得眼淚送君,好似河水一樣。水送得到箇方時,我淚亦到得箇方。君呀,你見水好似見奴心,莫異向。須念吓我地枕邊流淚到天光,我雙淚盡地落到君前。你便爲我分吓苦況,就俾你共我分開流淚,都係見淒涼。唉,心想愴,別後心難放。總係你學我望郞咁心事望我,就不會掉轉心腸。

按賴虛舟《雪廬詩話》,謂《粤謳》轉合關捩,由馮子良手自創定,而招銘山本之別樹一幟焉。今傳者僅銘山作耳。抑煒萲聞子良爲粤中詩豪,晚歲編集,將少時綺語一切燬棄,其旨雖別有在,然未始非見對銘山有讓出一頭之意云。

秋喜者,珠江花艇上歌妓也。得招郞《粤謳》一闋,遂令後之好事詩人,舉與明末葬白云拗之名妓張喬同稱。喬在當時,號麗人,通解詞翰,有《蓮香集》行世。秋喜則除招郞哭弔之外,他逸事無可見。說者謂秋喜傳名,誠有幸也。初,秋喜眤於招郞,兩心相印,願卜雙棲,而素昔服用奢,負珠市中値甚鉅,鴇母必欲令其自償各逋,始得遣行,朝謀脫籍,夕卽債主雁序於門,以是阻議者屢矣。秋喜憤甚,然不忍吿招郞知。一日,偶應客召過船,聞鷁首湍聲,憮然曰:「此儂死所矣!」奮身一擲,隨波而下,覩者高呼令救,迅巳無踪。銘山驟聞大悼,援筆成闋,爲《弔秋喜》云:聽見你話死,實在見思疑,何苦輕生得咁癡!你係爲人客死,心唔怪得你。死因錢債,叫我怎不傷悲!你平日當我係知心,亦該同我講句,做乜交情三兩個月,都有句言詞!往日箇種恩情,丢了落水,縱有金銀燒盡,帶不到陰司。可惜飄泊在靑樓,辜負你一世,煙花場上,有日開眉。你名叫秋喜,只望等到秋來,還有喜意,做乜纔過冬至後,就被雪霜欺!今日無力春風,唔共你爭得啖氣,落花無主,敢就葬在春泥。此後情思有夢,你便頻須寄,或者盡我呢點窮心,慰吓故知。泉路茫茫,你雙脚又咁細,黃泉無客店,問你向乜誰棲?靑山白骨唔知憑誰祭,衰楊殘月空聽箇隻杜鵑啼。未必有箇知心,來共你擲紙,淸明空恨箇頁紙錢飛。罷咯不,若當作你係義妻,來送你入寺,等你孤魂無主,仗吓佛力扶持。你便哀懇個位雲,施吓佛偈,等你轉過來生,誓不做客妻。若係寃債未償,再罰你落花粉地,你便揀過一個多情,早早見機。我若共你未斷情緣,重有相會日子。須緊記,念吓前恩義,講到銷魂兩個字,共你死過都唔遲。」此詞旣傳於外,咸增歎惋,而秋喜幸終遇打漁船援起不死,送回艇上,後得侍招郞以隱焉。

茶花女遺事

大小仲馬者,法國巴黎京城之擅名小說手也,而小仲馬筆尤駕其父大仲馬上。所著凡十餘種,風行歐洲,不脛而走。有《茶花女遺事》一册,情書也。中紀名妓馬克與律學生亞猛影事。則皆馬克死後,亞猛追念前塵,不能自遣,口述於小仲馬而請之記者,故其事尤詳。馬克生時,喜撚茶花,故稱馬克爲茶花女也。末附茶花女臨歿扶病日記數頁。時與亞猛判別久矣,悽惻之情,不忍久讀。而小仲馬鋪敍合離,溯回前後,傳神繪影,如遇兩人於紙上,能令人之意也消。中國近有譯者,署名冷紅生筆,以華文之典料,寫歐人之性情,曲曲以赴,煞費匠心,好語穿珠,哀感頑豔,讀者但見馬克之花魂,亞猛之淚漬,小仲馬之文心,冷紅生之筆意,一時都活,爲之欲嘆觀止。黄黻臣爲余言,此書實出吾閩林琴南先生所手譯,其題曰「冷紅生」者,蓋不欲人知其名,而託爲別號以掩眞,猶夫前日撰《閩中新樂府》,暑名《畏廬子》之意也。余旣知譯者之爲先生,宜其有是靈妙之筆,自負夙所傾倒者不虛矣。

先生閩縣人,原名羣玉,早舉賢書,時名藉甚,與陳庵閣學(寶琛)、謝枚如閣讀(章鋋)、張燮鈞京卿(亨嘉)鄭蘇龕觀察(孝胥)諸公以詞章古學相切礪,屢試春闈不第,嘗呈禮部,改名紓。最後講時務經濟之學,盡購中國所有東西洋譯本讀之,提要鉤元而會其通,爲省中各後起英雋所矜式。吾閩講西學者,有嚴又陵觀察(復)、譯著英儒赫胥黎氏《天演論》,稱中國第一手。然嚴先生幼通西文,從西師,專西籍且數十年,無怪其登峯造極。若林先生固於西文未嘗從事,惟玩索譯本,默印心中,暇復暱近省中船政學堂學生及西儒之諳華語者,與之質西書疑義,而其所得力,以視泛涉西文輩,高出萬萬。觀此,並可愧膠庠舊學者之故步自封者矣。間出緒餘,杼胸臆,如《閩中新樂府》一書,養蒙者所宜奉爲金科玉律。余已爲之翻印,贈貽島客,復採其專闢鄕里陋俗之數題,載入《五百石洞天揮塵》。又聞先生宿昔持論,謂欲開中國之民智,道在多譯有關政治思想之小說始,故嘗與通譯友人魏君、王君、取法皇拿破侖第一、德相俾士麥克全傳屬稿,草創未定,而《茶花女遺事》反於無意中得先成書,非先生志也。(按魏、王兩君通法文,以上所言拿破侖、俾士麥克,茶花女之原書,則皆法文云。)然余曩曾得見《時務報》譯《滑震筆記》、《長坐術》,皆冗沓無味;而《求是報》《菊花》小說有味矣,惜報中輟,小説未完。開卷惘惘,無以慰饞眼。年來忽獲《茶花女遺事》,如饑得食,讀之數反,淚瑩然凝闌干。每於高樓獨立,昂首四顧,覺情世界鑄出情人,而天地無情,偏令好兒女以有情老,獨令遺此情根,引起普天下各鍾情種,不知情生文耶,文生情耶?如成連先生刺舟竟去時之善移我情矣。甚矣,言情小說之亦不易爲也。(按唐時方言,呼女之美者爲茶,故元遣山句:「學念新詩似小茶。」附誌於此,以當詩料。)

長生殿

《長生殿傅奇》,漁洋山人弟子錢塘洪稗畦太學昇撰,搬演明皇、太眞遺事,悉本白香山《長恨歌》,詞旨忠厚,情致纏綿,而又諧於音律,故盛行一時。《納書楹曲譜》曾爲收入,極許其前半部之典雅宜人。余謂後半部雖多憑空虛造,然層折幽渺,悽心動魄,亦自可傳。才子之筆,能令死者復生,固不歉於鴻都異術也。湘陰李文恭(星沅)撫蘇時,召優人演《長生殿》,至《埋玉》一齣,注視良久,愴然涕下,卽事賦詩二章云:「戈馬怱怱起范陽,猛聞鈴語喚郞當。憑肩有誓同牛女,掩面無端作帝王。自倚翠華甘謝錯,可憐黄土忍埋香。金鈿盒須臾改,莫再含情問上皇。」「羅襪淒涼墮劫灰,洗兒錢枉售疑猜。誰傳宫禁司鑄事,幾見賓王草檄來?一死功能扶社稷,他生籍已注蓬萊。聽歌暗灑靑蓮淚,曾醉沉香舊酒桮。」極意爲楊妃出脫,自是詞章家公理。末二語引入自己身上,大有子野聞歌,輒喚奈何之感。文恭號石梧,少卽躭詩,與其婦郭笙愉夫人(玉)倡和甚懽,刻有《梧笙合集》,及開府吳中,名士風流,宜多韵事。

紅樓夢分詠絶句之二

余著《紅樓夢分詠絕句》一册,諸友題詞,日積日多,先時付刊之作,自番禺潘蘭史典簿(飛聲)以下幾二十人,其名復別載於《五百石洞天揮塵》中矣,此不重贅。惟己亥三月續有彙刊之作,謹補敍其爵里於此,悉以詩之先後至者次焉。嘉應王曉滄廣文*11汀州王漢卿農部*12臺灣謝頌臣茂才*13嘉應王玉田布衣*14天津謝靜希布衣*15晉江許綸亭布衣*16臺灣王詠裳明經*17閩淸黄茀丞孝廉*18臺灣陳煥燿茂才*19侯官葉頌垣編修*20海陽邱芝田歲貢*21新會林芷儔茂才*22嘉應王翰大令*23海陽謝安臣孝廉*24上杭邱果園孝廉*25而龍溪曾墨農茂才*26於前日題詞外,幷加長跋,最後得黟縣黄穆甫山人*27篆書署籤,南海葉少雲二尹*28騈文弁序,全書體例,始告美備云。

日人論水滸

余嘗見日本人北村三郞近著《世界百傑傳》,收及全地球古今人物,其例與《無譜》爲近,而其稱吾中國小說家,獨取施耐庵一人,謂爲所撰《水滸傳》有自由意境,此則金聖歎所未及知者矣。

花月痕題詩

初未得《卓峯詩鈔》,僅見先生酬錢塘施可齋秀才*29七律四首於《閩雜記》卷端,而《花月痕》說部亦載有先生題詞七律二首,鎔鑄唐、宋,氣骨高邁,心焉好之。迨後友人以原刻詩鈔見貽,卷帙雖缺有間,而昔之取備一臠,今已快讀千首,未始非眼福之奢者。前見五章,並得如漁父之再入桃源,蘇子之重遊赤壁。其題《花月痕》作,尤情韻不匱,未能釋之於懷,惟已易題「無題」二字。詩云:「倚欄同看白芙蕖,想煞風流放誕初。犀作靈心翻誤汝,蝶尋殘夢轉愁予。徒勞越客千絲網,多感蕭娘一紙書。秦樹嵩雲空夕照,索居誰問病相如?」「紅板橋南白板門,沉沉風雨幾黄昏?從隔世疑情事,安得長河注淚痕。滿地落花來少女,極天芳草阻王孫。當初枉費明珠贈,惆悵他生更莫論。」《花月痕》一書,亦是詞賦好手,晚近小說殆無其比,正少不得先生此詩爲之弁簡。

小説與民智關係

同年閩淸黄黻臣孝廉(乃裳),手所自譯《大美國史略》(原書爲美國蔚利高著)贈余,余旣服其留心異國之政體民志,有足爲吾華他山之助者。然士夫一變,卽可至道,琴瑟不調,更張而理,有其質也。所難俟者,風氣未通,苟有設施,未羣起沮滯,所謂非常之源,黎民懼焉。故謀開凡民智慧,比轉移士夫觀聽,須加什佰力量。其要領一在多譯淺白讀本,以資各州縣城鄕小館塾,一在多譯政治小說,以引彼農工商販新思想,如東瀛柴四郞氏(前任農商部侍郞)矢野文雄氏(前任出使中國大臣)近著《佳人奇遇》、《經國美談》兩小說之,皆於政治界上新思想極有關涉,而詞意尤淺白易曉。吾華旅東文士,已有譯出,余尙恨其已譯者之祗此而足,未能大集同志,廣譯多類,以速吾國人求新之程度耳。夫小說有絕大隱力焉,卽以吾華舊俗論,余嚮謂自《西廂記》出,而世慕爲偸情私合之才子佳人多;自《水滸傳》出,而世慕爲殺人尋仇之英雄好漢多;自《三國演義》出,而世慕爲拜盟歃血之兄弟,斬木揭竿之軍師多。是以對下等人說法,法語巽語,毋寧廣爲傳奇小說語。巍巍武廟,奕奕文昌,稽其出典,多沿小說,而黎民信之,士夫忽之,祀典從之,朝庭信之,肇端甚微,終成鐵案。若今年庚子五六月拳黨之事,牽動國政,及於外交,其始舉國騷然,神怪之說,支離莫究,尤《西遊記》、《封神傳》絕大隱力之發見矣。而其弊足以毒害吾國家,可不愼哉!吾聞東西洋諸國之視小說,與吾華異,吾華通人素輕此學,而外國非通人不敢著小說,故一種小說,卽有一種之宗旨,能與政體民志息息相通。次則開學智,祛弊俗,又次亦不失爲記實歷,洽舊聞,而毋爲虛憍浮僞之習,附會不經之談可必也。其聲價亦視吾華相去千倍。英國有皮根氏者(舊任內閣),小說名家也,嘗著某秩(今日本人有譯之,題以漢文,卽名爲燕代鳴翁者是也),貴一時,其原稿之値實由一大報館以一萬金鎊向之購得(外國書坊有出版專利,不許他處翻印之法律也)。其他名家類此者,亦時而有。尋常新著小說,每國年以數千種計云。觀此而外國民智之盛,已可想見,吾華縱未驟幾乎此,然欲謀開吾民之智慧,誠不可不於此加之意也。

茶花女遺事題詞

一日,諸友在座,共歎冷紅生手譯法國巴黎城之《茶花女遺事》,其情甚屬哀豔可傳。東莞黎俊民茂才(樹勲)悽然成詠云(八首錄三):「珠沉滄海玉成烟,傳贊無雙意惘然。鈿盒鏡台尋淚迹,巴黎城內落花天。」「粉痕狼藉相思史(馬克氏有小説一册,爲小仲馬所購得),淚點斕斑訣絕書。日暮天寒人倚竹,秋風扶病女相如。」「高唐無復夢行雲,姹紫嫣紅送夕曛。惟有情苗芟不盡,茶花紅上美人墳。」

詠明季說書人柳敬亭二首

秦淮嗚咽又年年,逋客離愁柳色牽。誰信善鳴今有我,別開生面本無前。詞人寄恨《桃花扇》,狎客爭翻《燕子箋》盡付詼諧尊酒裏,南朝遺老覺悽然。

漁竿老去付東流,湖海豪情未肯休。觀取高譚鈴閣夜,豈宜重問秣陵秋。過江名士多如許,南郡新書不用求。輸與年能解恨,皤皤霜雪奈盈頭。

聊齋志異題後

非仙非佛非狂,亦隱亦諧亦莊。寄託美人香草,源流山鬼國殤。夫惟大雅以立,奄有諸家之長。想見先生當日,窮愁落寞何妨。

粤謳之三

國初番禺王蒲衣(隼),當時詩稱嶺南名家,卽選定陳、屈、梁三子集者,嘗著有《瑟琶楔子》一種,余未之見。其後道光時,有南海人招名(子庸)能以新意運用土風入琵琶曲本,號稱《粤謳》,數十年來,流風未沬,亦詞場之佳話也。

卷四新小說品

凡例九則

新出小說,花様甚多,騁秘抽姸,俱傾於美的方面,足爲文界異彩,因倣昔賢品詩之例,而爲此品。

一時下雖多新版,然祇翻印舊本,並非出自新譯新著者,不入此品。

一凡非目撃瀏覽其全,未敢妄品。

一凡雖目撃,無所可否,亦未敢妄品。

一新出之佳本,或流布尙未及遠,或鄙人囿未得見,當俟續品。

一此品有褒無貶,凡以張皇同道爲志。故抑揚輕重之詞,在浮薄者每自喜爲善諷,而鄙人輙下筆矜愼,槪不使此話頭羼入此品。

一著者才學旣自無窮,閱者見識亦俱日進,徐有新得,爰添新品。

一凡所品列,隨憶隨書,但求評語愜心,不失撰述眞面。知此旨者,方可與讀此品。

一凡所位置,先後從心,無拘次第,見仁見智,樂水樂山,是在不設成心者之善讀此品。

《茶花女遺事》,如初寫《黄庭》,恰到好處。

英國詩人《吟邊燕語》,如夏雲奇峯,閒處作態。

足本《迦茵小傳》,如雁陣驚寒,聲聲斷續。

《懺情記》,如抽刀斷水,不斷復流。

《漫郞攝實戈》。如摩登伽女,色相示人。

《天方夜譚》,如吳剛修月,七寶合成。

《佳人奇遇》,如淸商度曲,子夜聞歌。

《銀山女王》,如師摯《關睢》,洋洋盈耳。

《世界末日記》,如長康畫人,傳神阿堵。

《愛河潮》,如屈刀作鏡,時露鋒鋩。

《案中案》,如雲傍馬頭,峯回路轉。

《美人煙草》,如盆中種蓮,葉細如錢。

《洪罕女郞傳》,如調譜淸平,遲聲取媚。

《美洲童子萬里尋親記》,如咀嚼哀梨,爽脆可口。

《二十年目覩之怪現狀》,如牛渚燃犀,怪無遁影。

《電術奇談》,如白舍人詩,老嫗能解。

《孽海花》,如列子御風,憑虛浩浩。

《撒克遜劫後英雄畧》,如快馬斫陣,銳不可當。

《無名之英雄》,如僧繇畫龍,點睛飛去。

《埃及金塔剖屍記》,如公孫劍器,天地低昻。

《露潄格蘭小傳》,如間關鶯語,幽咽泉流。

《極樂世界》,如新人織縑,日盈一匹。

《斐洲煙水愁城錄》,如觀王維畫,吾無間然。

《鬼山狼俠傳》,如蘇子長嘯,風起水湧。

《曇花夢》,如綠毛么鳳,倒掛身輕。

《俠懋記》,如楊少師書,純用險筆。

《李覺出身傳》,如處女劍術,忽自有之。

《莫愛雙麗傳》,如將軍盤馬,彎弓不發。

《金十字》,如饑鷹側翅,一擊卽逝。

《拊掌錄》,如釋尊拈花,迦葉微笑。

《地心旅行》,如拳石盆魚,案頭淸供。

《環遊月球》,如織女金梭,非人間巧。

《魯濱孫飄流記》,如背水陣法,死而復生。

《魯濱孫飄流續記》,如短兵巷戰,殺人如草。

《美人髮》,如白練澄江,餘霞散綺。

《黑奴籲天錄》,如石鐘山下,奇石搏人。

《東歐女豪傑》,如《聶隱娘傳》,字挾霜鋒。

《英孝子火山報仇錄》,如巨厓旋石,不逹不止。

《秘密使者》,如醫師之良,兼收並蓄。

《滑震筆記》偵探案,如屠牛坦刃,解十二牛。

《福爾摩斯再生後探案》一至十三,如竹肉競爽,漸近自然。

《屍櫝記》,如穴洞失炬,時曜水光。

《花富廬奇案》,如宜僚弄丸,神閒志定。

《新劍俠》,如起鶻落,不可方倪。

《紅茶花》,如蟻穿九曲,因難見巧。

《花因》,如十丈遊絲,隨風裊漾。

《金風鐵錄》,如看劍引杯,雄心忽逗。

《旅行述異》,如古傷心人,別有懷抱。

《海底旅行》,如倒啖甘蔗,漸入佳境。

《官塲現形記》,如道子丹靑,地獄變相。

《影之花》,如翠羽啁啾,師雄夢醒。

《蘇格蘭獨立記》,如楓葉霜紅,停車愛玩。

《竊賊俱樂部》,如調冰雪藕,眀淨玲瓏。

《妬之花》,如兒女喁喁,恩怨爾汝。

《宜春苑》,如流觴曲水,暢敍幽情。

《俠女碎琴緣》,如湓浦江頭,楓荻瑟瑟。

《海上繁華錄》,如秦鏡照膽,洞一方人。

《彼得警長》,如枯木寒巖,庵主入定。

《新舞臺》,如李代郭軍,旌旗變色。

《新舞臺》中卷,如勾踐報吳,焦思嘗膽。

《江房記》,如老樹著花,坐氣遠出。

《蠻荒誌異》,如一朵晴雲,隨心舒卷。

《蠻荒誌異》,下半部,如竹外一枝,横斜更好。

《黄繡毬》,如佳人熨貼,滅盡針痕。

《痛史》,如宋儒爲詩,號擊壤派。

《女媧石》,如讀《鏡花緣》,每闢異境。

《劇盜遺囑》,如鼓鑄洪爐,克肖物狀。

《新法螺》,如稷下說士,炙輠不窮。

《新法螺續譚》,如大將登壇,指揮如意。

《雙孝子噀血酬恩記》,如李廣射虎,沒石飮羽。

《妖怪百談》,如江楓漁火,夜半鐘聲。

《新羅馬傳奇》如鐵板銅琶,大漢高唱。

《反聊齋》如滿園春色,紅杏出牆。

《煖香樓傳奇》,如花瓶茗琖,位置妥帖。

《情俠傳》,如正平撾鼓,作金石鳴。

《啞旅行》,如髯參短簿,能喜能怒。

《生死自由》,如蘇論漢高,木彊而止。

《李鴻章》,如東方曼倩,雅善滑稽。

《思綺室花史》如維摩說法,天花着身。

《新中國未來記》,如七札強弩,開滿十分。

《夢遊二十一世紀》,如屠門大嚼,亦足快意。

《九命奇冤》,如董其昌書,圓熟姿媚。

《母夜叉》,如孤舟簔笠,獨釣寒江。

《長生術》,如印度眩人,一味善幻。

《百合花》,如卓氏文君,遠山眉嫵。

《俄皇宫中之人鬼》,如淸笳畫角,獨奏城頭。

《雙公使》,如斷橋流水,掩映夕陽。

《雙碑記》,如人影在地,木葉微脫。

批茶女士《五月花》,如雙柑斗酒,獨聽黄鸝。

《離魂病》,如寒蛩砌畔,喞喞通宵。

《日本劍》,如半畝方塘,一間茅屋。

《空中飛艇》,如挾彈少年,意氣自許。

《逃緣》,如滕王寫生,栩栩然蝶。

《美人手》,如柳岸曉風,其葉湑湑。

《美人黄鶴》,如曹霸畫馬,骨肉停勻。

《毒蛇圈》,如子猷看竹,不問主人。

《指環黨》,如山殽野簌,共話漁樵。

《回天綺談》,如盧仝七椀,兩腋生風。

《十五小豪傑》,如火樹吐花,星橋燦彩。

《經國美談》,如淸風故人,翩然入座。

右小說品百則

卷五客雲廬小說話

唐以後,文人始有詩話,宋、元而還,詞話、四六話代有踵興,豈唐以前文人,知文不知話耶?陸機《文賦》,劉勰《雕龍》,尤話之至精者。其時釋敎語錄猶未盛行,文人啓口,率重才語,不比唐以後人見禪宗語錄,風靡一世,知話之易入人,因競智角立,別開話之一門。夫旣以文言行文,則話之名宜不歸彼而歸於此。近代吾鄕梁茝林先生,復創爲楹聯話、制藝話等書,由是各種文體幾於盡皆有話。向者吾師曾廉亭先生,獨嘆古文一道,歷來無話,發憤編纂,屬稿未定,便歸道山,絕業無成,殊深弔悼。不佞樗櫟之材,於吾師無能爲役,惟惡舊喜新,願彌古作之闕,而開今體之幕,竊有同心。志之所存,嘗在小說。況邇日芷應香江新小說叢社之邀,担任撰述之文,居易行素,當無多讓。因以餘墨日草《小說話》數則,郵付印刷人補白。或莊或諧,隨得隨書,集薈中西,論徴今古,雖未必能愜人人之眼簾,而發表己意,於言論所有權固無?焉耳。時太歲丁未小除夕,買醉歸來,剪燈漫書於新嘉坡島上之客雲廬。

窮愁著書*30

虞卿窮愁著書,此語千古被人嚼爛。究之虞卿所著何書,並無人見,雖極博覽者亦莫能知。《戰國策》有載虞卿議論,洋洋長篇,然策是僞書,半由附會所成,並非當時實錄。是故虞卿號曰著書,原來不著一字,有著之名,無著之實。豈以書本不佳而不傳歟,抑觸犯時忌不敢示人歟,抑後王惡其害已而去其籍,學子與之爭名,嘗取投圊歟?今姑勿論。惟想當然,虞卿此著必定佳本。何以知之?以其窮愁始著知之。韓昌黎《送孟東野序》,歷引天地萬物,以及古來善鳴諸家,皆以不平後著,爲之佐證。「不平」卽「窮愁」之代名耳。小說亦然,必有窮愁不平之心,因不得已而後著,其著乃堪傳世而行遠。《琵琶記》以譏時人著,《西廂記》以懷彼美著,《水滸傳》以慕自由著,《三國志》以振漢聲著,《金瓶梅》以刺傖父著,《紅樓夢》以思勝國著。不但中土有然,卽外國亦然。美洲名士有華盛頓歐文者,傷心人也,其遺著甚多,吾未遍觀而盡識也。惟幸得讀其《拊掌錄》、《旅行述異》二書,抑亦不平之善鳴者也。觀其體會物情,妙蘊名理,杜老詩云「毫髮無遺憾,波瀾獨老成」者,近是。雖窮於愁,而不窮於筆,且能自闢境界,築厚壘以障愁,誰云歐文氏無如愁何?吾只覺愁無如歐文氏何耳。

太史遷發憤著書,恐人不諒,故自序篇中,請了許多陪客。以明己意。或有疑請錯陪客者,動引「不韋遷蜀,世傳《吕覽》」二語爲詬病。前明方孝孺亦有此說,以不韋得罪徙蜀,歲餘卽飮酖死,何有賓客,何暇著書,何得懸書於咸陽市。氣矜之隆,使人不敢增損一字。菽園按:遷序不錯,方說自錯。序蓋明言「不韋遷蜀,世傳《呂覽》,並不言不韋遷蜀,乃著《呂覽》也。讀古人書,尤宜逐字體會,苟涉大意,便失其旨。遷非不知《呂覽》成於咸陽當國之日。觀遷別爲《不韋列傳》,何嘗不記得明明白白?今乃云然,意謂《呂覽》信是妙文,然經一番挫折之後,令人憑弔窮荒,益寶遺墨耳。此「世傳」二字着眼處也。卽遷所爲《史記》,本承父司馬談太史故業,嚮有底稿,非下蠶室始作。考遷《報任少卿書》,亦以屬稿方中,忽被詔獄,故忍死須臾,冀完舊著。而後人稱遷《史》,動以腐遷名之,與邱明《春秋傳》稱盲左,並峙千古,豈不以其慘遭腐刑,動世哀感,愈足光大其絕業乎?此節非論小說,因與上節窮愁不平諸義相莫逆,附書於此,爲發憤著書及世傳發憤著書者道也。凡有發憤而著小說者,盍興乎來,作如是觀。

小說始於史遷

史遷寫留侯事,頗多怪跡:倉海、黃石、赤松、四皓,後之論者,均斷定都無此人。不過遷性好奇,特點綴神異,以爲行文之別派。按此實爲後世小說濫觴。唐人《虬髯》、《紅拂》蓋本此義,以爲無中生有者。又程嬰、杵臼存趙氏孤兒事,《史記》以前古書今有存者,皆無傳焉。或意當時漢臣世家中,必有陰謀隠事,類此所記者,遷不便明言,因託晉卿以影射之,特留一重公案,動異時感弔耳。菽園按:此段更奇,果如或之意擬,千古小說祖庭,應歸司馬,以中國歷來文網之密,道難容,彼傷心人凡有所著,大抵依託古名,發揮今事爲多也。不知者目眩空華,誤執幻有,元人《琵琶記》實諷王四,而蔡中郞遂橫被不顧父母之養之名矣,噫!

琵琶記*31

桓、靈以後之人才,蔡邕、鄭玄堪稱雙絕。彼其二人相同之點甚多,姑舍精神而談形式,亦一最佳比較之小說料也。鄭儀觀俊偉,蔡亦儒雅風流。鄭擅海量,飮三百杯不醉;蔡尤沉湎,至橫街倒臥,人稱酒龍。鄭家婢子咸解《毛詩》,對答靈妙;蔡復有女文姬,辨琴審音,能別爲塞外新聲流傳中國。鄭令聞所播,早懾黃巾,羣向鄭公卿羅拜而去;蔡以時望爲董卓所重,偶有僭制之事,得其一言立撤。乃沒世而後,雖同流播,遺墨所留亦均不朽,而鄭則身名俱泰,久更論定,從祀尼山,享聖廡特豚之奉,極儒學之至榮;蔡旣無福修史,生伏歐刀,身後之名,徒供玩謔,爲傳奇家借作資料,甚且代人受過焉,何天淵之相去耶!說者每歸咎於高則誠借演《琵琶記》一書,致蔡横被誣衊,極口代蔡辨誣呼寃。辨之誠是已,然高祗是元人,其先有陸游者,在南宋時曾爲詩云:「身後是非誰管得?沿邨聽唱蔡中郞。」可知中郞之名,前此已被盲翁嚼爛,不自《琵琶》作俑,亦猶宋江三十六人,其姓名綽號,已先於宋人《癸辛雜識》中臚列靡遺,元人施耐庵後起,幸假借之以成《水滸傳》也。或問:「宋時流傳蔡邕,是好是歹」?若據放翁原作「身後是非誰管得」之句,言下有焉,必是傳蔡短處爲多。平心論之,蔡之行事自有可議,惟不如俗說棄妻重婚,不顧父母諸節之甚耳。玩王船山《讀通鑑論》之論蔡邕者觀之,靡恕詞焉。菽園以其非論小說範圍所應有,故不述。

或問:「《琵琶記》刺王四,最顯處何在?」則以《琵琶》兩文中實嵌有四「王」字也。又問:「刺王四何必借名蔡邕?」則以王四少賤,嘗爲賣菜傭之故。蔡邕諧聲作菜傭,原不自高則誠始開輕薄。《唐代叢書》一小說曾載一俗吏供應上官,求工陳設,無微不至,妄謂前人旣有於茶竈祀陸羽爲茶神,酒室祀杜康爲酒神,因別牽連蔡邕供位於行廚之次,祀之爲菜神。上官見之,鄙其不學,傳作笑柄。可知菜諧段,唐時俗語已然耳。小說家例喜假託,無中生有,尙且不妨自我作古,況此天然替身,從古叫慣,高則誠安得不急攫之以爲鐵板註脚乎?潛雖伏矣,亦孔之昭,其志蓋以微而顯云。

小說存三代之

拿翁云:「有一家報館反對,勝過三千枝快槍」。此眞閱歷有得,辦過大事者之言也。近日報館記者每喜述之。以爲自豪。亦惟反對得勍子,方配此言;否則掉轉槍頭,不能傷人,祗見害己,視李斯所譏爲賷寇資盜者,尤有甚矣。吾華報紙出世雖早,發逹卻遲,近世以前,烏覩有批評時事,主持淸議之日札,所賴以月旦人倫者,惟在二三私家著述,然尙不有明哲保身,投鼠忌器諸長慮。獨小說衆卑視之,不足以得大名,不足以稱盛業,凡小說家每發於不容己而後作,故稱心以談,猶存三代之。報紙未通行時,先不可無此種矣。試爲比例,《琵琶記》一書,方稱王四之反對快槍,他若魏泰梅聖俞撰《碧雲騢》以譏歐陽修,不但無損歐實,且反增益歐名,魏泰之僞,終不可揜,快槍傷自己者也,呵呵。

金聖歎與西廂水滸*32

僞小說亦有甚深微妙者,唐李德裕門客僞牛僧孺撰《周秦行記》,明楊愼僞漢人殘本《雜事秘辛》,宜其傳誦至今。奇文共賞也。《雜事秘辛》尤文情穠郁,色澤醇茂,良由楊升庵多讀古書,熟精《選》理,選詞雅麗,精心結譔而成。近代金人瑞師其故智,變通用之,每有點竄《西廂》、《水滸》,必託之別見古本,旣投時人崇古之心,且欲一世被其瞞過,文人狡獪,亦善遊戲三味者也。

聖歎改《西廂》,算是改文,並非改曲。若以曲律繩之,則聖歎錯改之處甚多,另有世傳校本以發其覆,非此範圍,故不贅錄。聖歎旣自改而復自批之,其批也,亦是側歸批文一邊,聖歎之意若云:「經我手眼批過,便是聖歎之《西廂》,而非王實父之《西廂》;閱者善喩此義,便是閱者之《西廂》,非復聖歎之《西廂》。」斯言眞正老實,並非欺人,以閱者但閱其文章之竅妙耳。苟識其妙,原是借書於手,何妨得意忘言。言之且忘,又何理會到誰之窠臼哉!

水滸傳得自由意境

《水滸傳》得自由意境,《西廂記》脫果報範圍,此書在中國集部,可謂別開生面,不徒占小說界優勝地位也。西歐學說,嘗稱小說家文字實傾於美的方面,有同符焉。龔定庵詩云:「諸師自有眞,未肯附儒術。」可以移贈此兩書之秉筆者。

右邱煒萲《客雲廬小說話》五卷,第一卷自《菽園贅談》(1897)輯出,第二卷自《五百洞天揮塵》(1899)輯出,第三卷自《揮塵拾遺》(1901)輯出,第四卷《新小說品》原載《新小說叢》第一期(1907),第五卷《客雲廬小說話》載《新小說叢》第二、三期。

*1 東門女士作
*2 黛玉
*3 寳釵
*4 晴雯
*5 鶯兒
*6 七則
*7 十則
*8 二十二則
*9 二則
*10 二則
*11 恩翔七絶三首,
*12 宗海七絶三首,
*13 道隆七絕四首,
*14 以字行,七絕兩首,
*15 兆七古一首,附《紅樓夢歌》七古一首,
*16 筠五律一首,
*17 漢秋七絶兩首,
*18 乃裳七絕一首,
*19 日光七絕一首,
*20 芾棠五絶二首,
*21 潄芳七絕兩首,
*22 鴻蓀七絕四首,
*23 肇嵩七絕四首,
*24 錫勲七絕四首,
*25 馥集句七絕六首。
*26 宗藻
*27 士陵
*28
*29 鴻保
*30 二則
*31 二則
*32 二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