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劇/第一劇史

Top/中國劇/第一劇史

第一劇史

中國三千年前。已有戲劇。証據固多。茲不贅述。先就戲劇之濫觴考之。如古代希臘。德國。或日本。劇皆起於巫舞。中國戲劇。實亦濫觴於一種宗教的儀式。及人情之自然。逐次發達。以迄今日。清末出版之都門雜記。謂歌與儺。爲戲劇之始。此說似乎可信。試稽古典。皇帝命伶倫。作律呂。夏王廣優糅設奇戲。管子曰。優倡起。議國事。左傳曰。襄王二十八年。陳氏鮑氏圉人爲優。孟嘗君曰。俳優在前。謟諛侍側。賈誼曰。衛君貴優輕大臣。是知中國古昔。已有優伶。既有優伶。其必演有一種歌舞。不待言矣。

茲就中國戲劇之沿革。分爲太古。上世。中世。近世。今代五期。

一太古(自太古起至春秋戰國止)

戲劇濫觴

太古時代。已有優伶演劇。前既言之矣。然其形式。極爲單簡。迄於周末戰國。始稍完備。究其起源。不外乎祭神謝神祈禱等事。蓋喜怒哀樂。本人情之常。凡人於極樂極哀之際。往々狂呼蹈舞。而不能自禁。此即今之戲劇所由來也。

優孟與女樂

古有優孟衣冠一語。是優姓孟。仕楚莊王。又有優施。是優姓施。事晋献公。外有州鳩。師慧。師延。鍾儀。皆當時之名伶也。此外有女樂。既歌且舞。爲後世坤伶之始祖。傀儡戲。亦起於當時。

太古戲劇。果爲如何。固未判明。徵之典藉。加以想像。而其戲劇。至爲簡單。不過一種歌舞。隨音樂而奏之。乃戲劇之雛形耳。

春秋戰國

春秋戰國之頃。各國君侯邸第。豢養優伶。讌會時。召其演劇。以增興趣。或祀神時。命優歌舞。以重祭典。當時著名優伶。與後世優人大異。除從事歌舞外。常侍君左右。或應答諮詢。或設法諷諫。任務之重。等於朝臣。是故古之優伶。頗重門閥。且有學識。而影響於政治者。亦往往有之。

二上世(自秦代起至六朝止)

秦漢

秦滅六國。定一天下。始皇一面禁止政論。焚書坑儒。一面大興土木。阿房宮殿。巍然高聳。樂人優伶。充滿宮中。當時有優旃者。最著名。始皇寵之。二世胡亥。亦嗜劇愛優。尤好秦曲。(即山陜歌曲)故今日之秦腔。皆尊胡亥爲祖神。降至漢代。優旃仕高祖。彼時宮中官吏。俱令臉上傅粉。後世所稱之旦脚。或即濫觴於此。

武帝嗜歌舞。李夫人本出于倡。其兄李延年。郭舍人。皆爲一時名優。武帝寵之殊甚。又如辭賦大家東方朔及枚皐。爲人滑稽。極類俳優。其通音曲。善歌舞。亦可以知矣。

後漢與三國

後漢之世。名優有杜夔。召入宮中。官任雅樂郞。又三國時代。吳周瑜。字公瑾。酷好音曲。精通樂理。後世所謂有周郞顧曲癖者。即指公瑾而言也。魏曹操亦愛優伶。常使之歌舞於銅雀台上。後獲杜夔。創立雅樂。當時男伶而外。並有女優。以娛耳目之樂。

六朝

晋之嬖人。有趙牙者。乃優伶也。北齊伶人。有曹明達。蘭陵王。被木面具。臨陣破敵。後世稱此爲大面之始。晋石季龍。溺愛童伶鄭櫻桃。陳後主。嗜酒愛色。日耽歌舞。後庭讌會。必召優伶。其所歌者。多鄭魏之音。未免有傷大雅也。

當時戲劇。略與戰國相同。惟優伶日見增加。劇風尙雅。與俗樂(後世之劇)大異。迨至六朝。雅樂與俗樂。截然有別。而戲劇編列于俗樂之內。形式始漸備焉。

三中世(自隋代起至遼金止)

隋代

六朝滅。隋室興。煬帝風流多才。最嗜音樂。建離宮。製龍舟。養優伶。蓄歌姬。耳目之樂。無美不備。於是演劇漸盛。伶人輩出。名優有萬寳常。王令言等。當時戱曲。稱曰康衢戲。

唐與梨園

唐繼隋起。文物制度。燦然一新。殊如文學技藝。尤爲進步。演劇方面。較之向昔。不啻霄壤。自中國劇史上論之。唐代戲劇。可稱之爲大革命時代。

蓋是時。傳奇盛行。情文並重。其戲曲稱曰梨園樂。玄宗人極風雅。寵幸貴妃。愛護優伶。奬勵演劇。宮中設左右教坊。集子弟。延博士。教導舞樂。又親取樂器。披舞衣。以教子弟。設台榭於梨園。以備歌舞。陽春白雪。極盛一時。號曰皇帝梨園弟子。弟子名譽綦隆。有清之供奉不是過也。又設宜春院。集美女。習歌舞。

梨園弟子。常居宮中。深蒙優待。每有讌會。則使之從事歌舞。以助興趣。著名伶官。有李龜年。李彭年。李鶴年。雷海靑。賀懷智。馬仙期。黃旛綽。張野狐。范傳康諸人。

演劇祖神

玄宗奬勵演劇。保護優伶。實爲中國戲劇發達之一最大原因。故後世崑曲。(盛行于明朝)尊玄宗爲梨園祖神。(玄宗爲祖神尙有異說)劇場伶人。皆供其肖像。伶人早起。或出入劇場。必對該像行禮。唐代有柘枝詞蓮花鏇歌者。後世以之爲中國脚本之始。

李可及與後唐

玄宗之後。肅宗代宗宣宗相繼即位。宮中讌會。每有男女優伶。應召歌舞。名優有李可及。歌曲最妙。當時王公子弟嗜歌舞者。多延優學之。

後唐莊宗性風流。精於音律。尤愛優伶。有時與優伶聯袂演劇。優名曰李天下。並令太子習歌舞。時或登場演奏。

南唐與楊花飛

迨至後梁。名伶益夥。陳佼儲德源等皆是。南唐後主亦精於音曲。尤愛優伶。伶人李家明常侍左右。元宗亦嗜劇。伶人有楊花飛者。受寵特異。

宋代

宋繼唐興。戲曲稱曰華林戲。是時更有一種雜劇生焉。該劇一班。八人或五人。脚色有戲頭。引戲。次淨。副目。裝旦。末泥。孤老。把等名目。

宋太祖。置劉氏閹官八十人於教塲。以習歌舞。名曰簫韶部。後改曰雲韶班。或曰。是爲中國戲班之始。當時宮中讌會。必召優伶歌舞。斯時南唐伶官李家明尙存焉。

眞宗酷嗜雜劇。一日召伶人。扮著名詩家李義山演劇。徽宗亦通音律。好歌舞。伶人有蔡攸王黼等。帝頗寵愛之。

宣和之後。又有一種新劇發生。時人稱之曰南戲。其戲曲。有趙貞女蔡二郞等名目。南宋時。有一戲劇團体。名曰翠錦社。集合多人。奏歌演劇。迄于宋末。趙德麟初作商調鼓子詞。中有蝶戀花一詞。清初大儒毛西河。謂此詞爲戲曲之祖。

唐劇與宋劇

唐劇演法。固有雅俗之別。然俗樂方面。頗見進步。殊如玄宗。精通俗樂。故有種種奬勵。於是舞台之設備。漸次複雜。與今日戲劇。頗有相似之處。宋代優伶脚色。規矩畧備。其歌舞。較之唐時。非常發達。是亦不難推測也。

遼金與院本雜劇

唐宋之後。遼金繼起于朔北。遼時伶官甚多。興宗朝有伶人羅衣輕。長于滑稽。厥後優伶日多。演劇漸盛。當時富豪。不惜鉅資。買少年貌美者。蓄之于家。傅粉抺額。使之學歌舞焉。

迨至金代。演劇漸次發達。有院本雜劇套數之別。俗樂尙於教坊奏之。

章宗精於音曲。宮中讌會。必召優伶演劇。董解元爲文學大家。作西廂搊彈詞。爲絃索調。此爲北方塡詞。所謂塡詞云者。有一伶人。自彈琵琶。且說且唱者之謂也。

清樂

金末清樂初興。有所謂連廂詞者。歌者一人。謂之司唱。舞者。 有末泥旦兒。其他如樂手。吹笙吹笛彈琵琶各一人。舞台。設有欄杆。優伶在內演劇。

四近世(自元代起至清朝道光止)

雜劇與院本

元室起於蒙古。統一中國。其戲劇因之一變。實不啻於演劇發達史上啟新紀元也。

元初南戲尙盛。(起于南宋者)未幾院本漸行。其戲曲。名曰昇平樂。天下大定。海內昇平。文人學士。本乎金代院本雜劇。創新戲曲者亦甚多。謂之雜劇。而雜劇之起。本由於金代之連廂。次第發達。而演劇之體裁始備。是劇即北曲。聲音强而硬。此正投元人之嗜好也。

雜劇演法。無由詳考。聞係一人在勾欄內。從事歌舞。外有吹笙笛彈琵琶者副之。當時舞台。稍用戲具。謂之砌末。又優伶脚色。有正末。副末。狚。狐。靚。鴇。糅等九種名目。又有雜劇十二科者。茲不詳述。

次按院本之脚色。有副凈。副末。引戲。末泥。孤裝五人。又元之院本舊制。有江湖十二色。男脚色七人。女脚色四人。諢一人是也。

元代名伶

元代名伶。有宋尹文。他如著名戲曲家關漢卿。亦嘗登台演劇。當時良家子弟。加入優伶中。粉黛演劇者甚多。

成宗時。重用伶人。如謀沙。沙的。均任平章政事。參與國政。元末順宗。亦酷嗜歌舞。寵幸優伶。

南調之始

元初北曲盛行。歌曲最貴北聲。迨南方文化漸開。次第浸潤。迄于末葉。南調亦露萌芽。謂之南曲。此有明傳奇之濫觴也。

北曲與南曲

今就南北兩曲之構造。概略言之。北曲每劇四齣。曲本詞句。多成自律語。一人獨唱。南曲齣數不定。一齣非一韻。而唱者亦有數人。又兩曲之聲調。北曲慷慨悲壯。以黃河流域之音調爲主。南曲剛則不足。而柔則有餘。是乃長江流域之音調也。北曲名家。有王實甫。(著西廂記)馬致遠。(著岳陽樓)南曲鉅手。有高則誠。(著琵琶記)施君美(著幽閨記)諸人。

元人百種

元時製曲名家。相繼輩出。傑作甚夥。殊如關漢卿。喬立符。白仁甫。馬致遠。實爲鐵中錚錚者。試取現存之元人百種一書觀之。名家如林。曲本絢麗。頗極一時之盛。就中如白仁甫之梧桐雨。馬致遠之漢宮秋。結構文詞。均極絕妙。實爲罕覩之傑作。是種戱曲。已有爲英法人士翻譯成書。而傳之於西洋者。

戲劇之發達

綜上所述。元代劇本固多。而優伶脚色。亦較前增加。戲劇之演法。亦次第完備。曩昔優伶。司唱者專司唱。司科(即做派)者專司科。各不相同。迄於元時。則唱做白一人可兼而作之。演劇之形式。稍有可觀。與今之戲劇。頗相類似。元代著名曲家輩出。考其原因。諸說紛然不一。然而蒙古政府起于朔北。長于武事。而短於文學。當時登用人才。類皆重文輕武。文人尤重詞曲。抱奇才者。相爭出世。製作劇曲。是以筆華燦爛。輝耀一時。

元代女優

元時女優。雖無考據。然至宋代。而從事歌舞者。即有女優。其先見之於元代。不難推測。元起於蒙古。文化未開。人皆勇敢。其戲曲亦愛北調。優伶方面。則男優於女。可以知矣。

明代南曲

元滅明興。奠都江南。(即江寧今之南京)天下重點。由北而南。於是北曲漸衰。南曲轉盛。換言之。雜劇次第歛迹。傳奇逐漸流行。文人才子。競著脚本。文華燦然。稱盛一時。殊如永樂遷都後。南曲益爲隆盛焉。

孝宗時。尙有雜劇。然其勢力已爲不振。武宗好滑稽。愛歌舞。神宗命近臣。在玉熈宮習雜劇。懷宗亦常在宮中。觀伶人演劇。

傳奇作者

明代之著傳奇者。所在皆有。不遑列舉。湯顯祖。沈靑門。陳大椿。袁韞玉。阮大鍼等。其尤著者也。湯氏之牡丹亭傳奇。阮氏之燕子箋傳奇。結構精妙。大有文學的價値。

崑曲與魏良輔

明代劇史。有一最可記錄者。即崑曲發生。於演劇界別開生面是也。考嘉靖隆慶間。有魏良輔。梁伯龍者。魏係太倉人。(江蘇)梁係崑山人。(江蘇)精通音律。完成南曲。以其創始于崑山。故名曰崑曲。或曰崑腔。魏所著。有南曲大成。曲律十則。十則一書。內容頗豐富。梁以浣紗記吳越春秋一劇。獨享盛名。

按當時南曲劇中之脚色。惟限八人。曰生。曰旦。曰丑。曰凈。曰外。曰末。曰貼旦。曰副凈。至崑曲之脚色。較之稍異。有凈。副凈。丑末。副末。生。小生。旦。貼等名目。明代名伶。有王震。查八十。周侍虞等。相傳周與魏良輔。相交甚善。又一說。崑曲創於成化弘治間。至崇禎弘光最盛。如袁韞玉之西樓。阮大鍼之春燈謎。燕子箋等傳奇。極爲流行。

明季與高腔

明季政綱廢弛。滿人勢張。此間有一種新曲。盛行於世。謂之高腔。是曲本係直隸高陽之腔調。其歌詞。多出自崑曲。聲高調銳。後流入於江西之弋陽。謂之弋陽腔。或簡稱弋腔。(或云弋陽河南地名)

明劇演法。較之元劇。漸形發達。自戲劇內容。以至優伶脚色及舞台之體制。隨一般文物之進步。次第整頓。頗有可觀。

明之女伶

元朝貴男伶。迄于明室。女優漸盛。當時女優團頗屬弗鮮。競習歌舞。或現身於舞台之上。或周旋於筵席之間。於是大官巨室。往往於僕婢中。選貌美者。爲之聘師。教歌舞。以娛耳目。讌會之際。諸姬環列。洵足樂也。

康熙與乾隆

清初高腔益盛。崑曲漸衰。世祖(即順治帝)曾將尤西堂(名侗)所作之讀離騷樂府。演諸內苑。爾時有名伶王紫稼者。年齒未老。姿色妖艶。名噪都中。與尤西堂。吳梅村。錢牧齋。龔芝麓諸文人相往來。梅村之王郞曲。最有名。聖祖(即康熙帝)即位。帝極英邁。釐制度。典禮樂。更好劇曲。曾將洪昉思之長生殿。孔東塘之桃花扇兩傳。奇在宮禁排。演洪孔因之名震海。內帝又有時蒞廣和樓(今北京前門外肉市)觀劇。其頒賜之戲聯。曰日月燈江海油風雷皷板天地間一番戲場。堯舜旦文武末莾操丑凈古今來許多脚色。尤爲著名。是時都中。高腔尙盛。皮黃未興。梆子劇盛行於山陜間。尙未入都。

雍正時代。戲劇毫無變化。迄于乾隆。甚爲發達。曲本陸續出世。著名優伶亦相繼輩出。蓋乾隆歷年六十。海內統一。民慶昇平。帝乃銳意經營。文物燦然。百工技藝。亦極燦爛。文學音曲。極力提倡。遂投鉅金。於頤和園。(在京西北萬壽山)建築舞台。宏壯美麗。帝又南巡三次。屢在皖蘇間。賞覽戲劇。北歸後。勅召名伶來京。供奉南府。就中徽人最多。戲班分四。春台三慶四喜和春。即後世所謂四大徽班是也。帝又勅巡鹽御史。設局揚州。(江蘇)廣召學者。修改古今劇曲。四年有成。是時京城戲劇。高腔崑曲。次第衰微。南方新劇。即二黃西皮。漸次北來。劇場指定九門各一。各戲班。逐日巡演各園。

名伶與戲劇

當時名優。有霍六。王三秃子。開泰。才官。沙四。趙五虎。張恒。大頭。盧老。李老公。陳丑子。玉順。連喜等十三人。著名脚本。多不勝舉。除長生殿桃花扇外。有李笠翁之十種曲。蔣藏園之紅雪樓九種曲。吳梅村之臨春閣。秣陵春。尤西堂之讀離騷。吊琵琶等。

二黃與西皮

乾隆以後。皮黃戲劇。次第盛行。且其聲調。漸轉爲京腔。又有所謂山西梆子。亦漸流入都門。一說乾隆末季。有四川金堂魏長生者。輸入梆子於北京。時內廷演劇。每在朔望兩日。供奉之優伶。有福官。祿官。壽官。喜官四人。年少貌美。技皆驚人。就中祿官。最蒙仁宗(即嘉慶)寵愛。

梨園館

宣宗(道光)亦好戲劇。尤嗜崑曲高腔。惟因祿官有特別問題發生。帝怒逐四大徽班出宮。令宿於前門外糧食店梨園館。(此係前明惠濟祠。碑碣尙存。今已改爲天壽堂旅館矣。)未幾和春班解散。

余三勝

京調興。崑高滅。皮黃戲劇。最爲盛行。名優輩出。歌舞翩躚。是時有余伶三勝。(湖北羅田人係余叔岩之祖父)尤稱傑才。自製新劇。修改歌調。門徒衆多。老生有張二奎。最爲著名。是即奎派之鼻祖也。

近世劇

近世劇之演法。自元朝以來。內容形式。逐漸整頓。迄乎明清。非常發達。如脚本內容。優伶脚色。及舞台之構造。均極整備。較之今日戲劇。殆無大差。降至滿清。事無巨細。俱皆蹈襲前明。即如戲劇。於歌曲音樂。頗有變化。皮黃代崑高。漸得勢力。風靡海內。極盛一時。他如舞台構造。及優伶方面。則比較今昔。殆無甚出入也。

五今代(自咸豐起至民國止)

咸豐與程長庚

咸豐時代。有稔匪之亂。天下騷然。戲劇方面。亦大受影響。京中戲園。多半停演。宮中。原設有和聲署。改爲昇平署。供奉伶人皆屬之。文宗(即咸豐)嗜劇。屢命三大徽班。(春台三慶四喜)在圓明園演劇。是時三班總管爲程長庚。長庚祖藉安徽。號玉山。生于道光辛未。歿于光緒五年。資性穎慧。精通劇曲。種種硏究。多所改良。以助戲劇之進步。長庚爲鬚脚。飾伍子胥。最有精采。領三慶班。勢力緯大。壓倒儕輩。俗稱之曰大老板。今伶界尊之。不啻劇神(據某伶所談。當時月旦。張二奎爲狀元。程長庚爲榜眼。余三勝爲探花)也。

程長庚之外。有張二奎。余三勝。大奎官等名優。頗不乏人。歌台舞榭。大放光彩。咸豐帝賞授五品銜于程長庚大奎官兩人。尤爲特典。又翰林主事中。有唐景崧者。性頗風流。嗜劇愛優。與余紫雲。(余三勝之子)交稱莫逆。當時佳話。迄今尙傳於世。

三大舞台

崑高既衰。都人盛談皮黃。於是徽班(即二黃西皮)風靡一時。內廷不惜鉅資。修葺三大舞台。即頣和園。熱河離宮。及北京宮內寧壽宮是也。

同治與汪桂芬

清穆宗(同治帝)之嗜劇也。最重皮黃。梆子次之。此時京中戲園。正月二月間。生意最隆。四月以後。漸次衰退。時南府戲班。有勝春奎。名伶有汪桂芬。達子紅。楊月樓(今楊小樓之父)等。而汪桂芬尤有才。製新劇。改曲調。戲劇發達。大與有力。桂芬藉安徽。號美仙又艷秋。唱鬚生。領春台班。頭臚甚大。故有大頭之別號。月樓原藉蘇州。名久昌。月樓其號也。善文武劇。領三慶班。扮猿猴最妙肖。故俗稱之曰楊猴子。又有王九齡者。亦噪名一時。

光緒與西太后

光緒歷年三十有四。西太后掌握政權。酷嗜戲劇。寵遇優伶。等於官吏。名伶輩出。梨園營業。極其隆盛。於劇史上。放一異采。洵偉觀也。

同治光緒間。有恭親王者。甚好崑高兩曲。德宗(光緒帝)尤愛徽調。善鼓板。時召優伶合奏。慈禧太后。亦爲古今獨一無二之大戲迷。多命名伶。供奉內廷。每讌會時。演劇助興。伶人常獲厚賜。曾授四品銜於汪桂芬。兪潤仙。(今兪振庭之父)十三旦。小呌天。(即譚鑫培)孫菊仙。想九霄(即今田際雲)六伶。又授五品銜於楊月樓。劉趕三兩伶。科舉時代。階級極嚴。優伶三世。不得考試。有此恩典。該禁始解。西后尤嗜皮黃。相傳有時自穿戲衣。偕李蓮英等。聯袂歌舞。他如肅親王。倫貝子。溥侗將軍。(即今紅豆館主)亦精于聲律。嘗自演劇。又有楊立山者。曾歷任戶部尙書。內務府大臣。嗜劇愛優。軼事殊多。

語云。上有好者。下必有甚。當是時。中國各地。戲園林立。而北京一隅。倍極隆盛。戲劇以皮黃爲最有勢力。梆子次之。至崑曲與高腔。無人顧及。殆成廣陵散矣。名伶有孫菊仙。譚鑫培。盧台子。梅巧齡。(今梅蘭芳之祖父)劉趕三。徐小香。時小福。(今時慧寳之父)大奎官。黃月山。兪潤仙。田桂鳳。劉永春。梆子劇。有十三旦。(今侯俊山)元元紅。(今郭寳臣)十二紅。(今薛固久)崔靈芝等。俱皆傑出一時。名震京國。

戰爭與內廷供奉

甲午之役。庚子之亂北京戲園。均行停演。唯南省各地。照常演戲。既而亂平。海內安謐。戲館重開。歌舞復舊。惟內廷優伶。經過拳匪之亂。東奔西竄。自此供奉。不設專員。有時應召獻藝而已。

宣統與民國

宣統時之演劇。尙無甚變化。三年秋間。武昌起義。海內鼎沸。未幾滿清亡。民國興焉。於是所有政治。無不改革。而劇界方面。亦不復舊觀矣。

考清朝國典。天皇皇后忌日。全國劇場。一律停演。民國以來。此禁解弛。男女優伶。同台合演。亦係前清所禁。一入民國。解除此禁。惟北京一處。尙墨守舊風。但北京劇場。僅於民國二年二三月間。充許男女合演。厥後官廳。認爲有傷風化。再行禁止。迄未解除。蓋北京爲首善之區。伊古以來。久禁女伶上台。並婦女入園觀劇。光緒之末。此禁漸弛。迨至民國。此令遂不行矣。

女伶

滿清定鼎。天下承平。迄於乾隆。文學技藝。勃然而興。戲劇亦漸次興盛。惟政府鑑於明朝。因奬護優伶。許像姑業。而明社以屋。於是禁止坤伶上台。及婦人觀劇。坤劇殆絕其迹。

清朝坤伶之興。始於距今約二十八九年前。即光緒十四五年間。萌芽於天津。盛行於上海。滬上羣仙茶園。開設已有年所。爲坤戲專門之劇場。所謂髦兒戲是也。殊如林黛玉。恩曉峰。一起身花界。一係北京票友。粉墨登場。爲坤伶之先導。今日雖已年老色衰。譽不如昔。然其有功於劇界。决非淺鮮。將來於中國劇史上。實不可不特筆大書之人物也。

民國以來。劇界頗受影響。男優方面別開生面。坤伶方面。亦放曙光。此種新運動。始於上海。繼而傳之於天津。漸及於北京。民國元年三四月間。滬上坤伶。聯袂入都。一登舞台。都人士莫不驚而訝之。

時至今日。坤伶淵藪。不止上海一隅。北京天津。亦有養成女優之處。近二三年前。都中坤伶之勢力。壓倒男優。各園生意。坤戲駕乎男劇之上。各園相競優待坤伶。其戲份。亦因之騰貴。曾幾何時。如錦如荼之坤班。自去年來形勢日非。戲園營業。大非昔比。然較之男伶方面。尙可比肩。上海坤伶。往往有女校出身者。此多属演新劇者焉。

最近之劇界

民國成立。八閱星霜。此間劇界。除劇場之改良。新劇之發生。坤伶之勃興外。並無何等變化。名伶有譚鑫培。(前年已故)孫菊仙。(今年七十九歲)賈洪林。兪潤仙。(以上二人已故)十三旦。郭寳臣。汪笑儂。金秀山。(以上二人已故)劉永春。德珺如。李春來。龔雲甫。三麻子。陳德霖。劉鴻聲。朱素雲。路三寳。(去年物故)崔靈芝。余玉琴。王瑤卿。貴俊卿。田桂鳳。小子和。(今馮子和)七盞燈。(今毛韻珂)楊小樓。時慧寳。王鳳卿。梅蘭芳等。又湖北之老名伶。有余洪元者。今已五十餘歲。唱漢調鬚生。名震三楚。

劇場建築。從前皆係舊式。光緒三十一年。上海南市建築之劇場。名曰新舞台。是爲中國改良劇場之元祖。爾來倣建之者。到處皆有。迨民國二年。北京建築第一舞台。去年歲抄。又建一新明大戲院。其他戲園。仍屬舊式。

新派劇

中國。今日。有所謂新派劇係描寫今日社會而作者。如日本往年所稱之壯士芝居(文明新戲之意)是也。蓋中國新派劇之歷史。歷年未久。其起源多在上海。距今十二三年以前。其發起之者。多係留日之學生。彼等留學日本。常觀新劇。又就新劇鉅手高田實。河合武雄等。學習藝術。立春陽社。曾在春木座。(在東京本鄉區)演不如歸。及其他二三新劇。既而歸國。深慨國勢之衰頽。痛嘆社會之腐敗。擬假戲劇。喚醒人心。先在上海。設新劇團。硏究新劇。現身舞台。其所演者。多係一種社會的新劇。(譯外國劇者居多)頗受歡迎。來京曾演唱二三次。是時滬京兩處。設有一種學校。養成新式的藝員。爾後新劇。一盛一衰。至於今日。上海有種種新劇團體。又有新劇專門之劇場。而戲劇內容。及其演法。較之最初。稍形進步。就中如劉藝舟。任天知。汪優遊。查天影。歐陽予倩。史海嘯等。爲最著名之新劇家。女子學校出身之女伶。亦往往有之。

惟按最近之趨勢。純粹新劇。(硏究固未足)漸有令人生厭之傾向。於是有人提倡。擬將舊劇新劇。合一爐而冶之。以謀其調和者。現如北京著名坤伶鮮靈芝。張小仙等所演之新劇。属於此類。要之。中國今日之新劇。猶属幼稚。其技藝程度。恰與日本已故川上音二郞初演之新劇相似。其硏究改良之餘地。尙不爲少也。

戲班

優伶團體。謂之戲班。數百年來。北京地方。戲班林立。殊如前清乾隆間之四大徽班。享名最古。降至同治間。有三慶。春台。四喜。阜成。廣和成。安慶。小和春。全勝和等班。光緒初年。有四喜。春台。永春奎。嵩祝。雙勝和。瑞勝和。阜成。義順和。小洪奎。春福。玉慶和。金奎。永盛合。崇慶。隆順和。四喜。椿台等班。其末年。有鳴盛。小慶壽和。小德順和。新天仙。喜慶和等。而宣統年間。有小慶順。雙慶。慶勝和。喜春。春慶。四喜。喜連成。小祥慶和。太平和。雙慶和。安慶。吉慶和。喜春和。洪順和。吉慶。三樂。榮壽和。天順和等。蓋此等戲班。本係結合優伶經營演劇之團體。時有附属科班養成童伶者。而戲班。別有東家。提出資本。負担經費。內中優伶。常爲一班。出演於劇場。其基礎鞏固者。或二三年。或四五年。甚或十年之久。毫不改絃更張。名譽頗盛。反之。基礎脆弱者。僅經一年。或未數月。即行解散。今日京中。尙有裕群社。奎德社等戲班。惟其內容。較昔大異。基礎不固。優伶時去時來。毫無一定。

科班

科班者。養成童伶之學校也。北京地方。自乾隆以後。已有科班。招集子弟。教授戲劇。名伶出于科班者。亦頗不少。例如譚鑫培。陳德霖。出於三慶班。楊小樓。出於小榮春。李連仲。亦爲科班出身。此外優伶甚多。不遑列舉。光緒宣統間。北京科班。尙有五六。就中以喜連成。徒弟最多。

民國以來。科班不振。漸次解散。惟有富連成(前喜連成)三樂。二班。三樂後改正樂社。於五年秋間解散。今僅有一富連成科班。維持營業。養成劇界子弟。至六年初。崇雅班出焉。是爲坤伶養成所之嚆矢。未幾斌慶社亦出焉。亦係養成童伶者。今日科班。三社對峙。洽成鼎足之勢。(關于科班後章詳述)

票房

非優伶出身。藉演戲爲消遣者。謂之票友。其所結之社。謂之票房。北京票房(南省亦有之較北京甚少)之起源。雖不甚明瞭。約而言之。萌茅於道光年間。同治以後。愈見衆多。就中最古最著名者。爲翠峯菴票房。該票房。設於西直門內翠峰菴。(尼寺)係同治末年所創立。名賞心樂世。人才濟濟。譽噪一時。如已故金秀山。麻德子。及今之劉鴻聲。德珺如。皆出於此。又如龔雲甫。貴俊卿。及著名童伶吳鐵菴。均係票房出身。老名伶孫菊仙及程永龍。係出身於天津票房。最近北城月牙胡同。尙有票房。此外。滿州貴族溥侗將軍(紅豆館主)組織之言樂會。袁項城之二公子袁克文(甫抱存別號寒雲)設立之消夏社。餞秋社等。亦係一種票房。今日京中票友。約計有五六百人。

像姑

像姑俗呼相公。乾隆間初興之於北京。(天津亦有品格至卑)專以侑酒鬻色爲營業。自道光至光緒中葉。營業最盛。相公年齒。多在十二三歲以上。二十歲以下。十五歲前後者最多。眉目清秀。宛如處女。其住所曰私庽。或稱堂子。向在前門外韓家潭附近。操是業者。有時登台演劇。其不善歌舞者。則每日侑酒陪客而已。其性質與娼寮殆無異也。當時王公富人。爲之惑溺者。頗屬弗鮮。至民國二年。當局以像姑營業。認爲有傷風化。遂下令禁止。今日名優中。如時慧寳。王瑤卿。王鳳卿。朱幼芬。陳葵香。梅蘭芳。姜妙香。王蕙芳等。均係私庽出身。亦像姑時代之傑出者也。惟相公與童伶。本不相同。如目相公爲雛伶則誤矣。

演劇與地方

清初演劇之中心地。衹有北京南京揚州三處。各處優伶。相繼而出。其技藝亦優于他地。上海自開埠以來。南方新文明漸移於申江。演劇亦盛行於滬上。南京揚州。於戲劇上之關係。不甚密切。以今日論。中國戲劇之中心。當以北京爲最。上海次之。天津漢口又次之。廣東又有一種粤劇。與京曲大異。以廣州爲中心。福建廣西台灣等處。亦有此劇。